春山伴侶兩三人,擔酒尋花不厭頻。
好是泉頭池上石,軟莎堪坐靜無塵。
【評說】
本詩選自龐元濟《虛齋名畫錄》卷八。
唐寅的《春山伴侶圖》今存,藏上海博物館,紙本,立軸,縱82厘米,橫44厘米。畫上崇嶺層層疊疊,疏林依山勢盤旋而上,左部一道清泉,在山坳間緩行后瀉落崖石間。右部一道瀑布自巖洞中飛濺而出,直落深淵中。崖石樹陰間點綴山居茅屋、圍著欄木的小道,溪邊崖石上對坐著兩位高士,邊飲酒,邊吟詩。這是一幅熔宋、元人筆法于一爐,表現唐寅自我面貌的代表作。徐沁《明畫錄》評唐寅之山水畫“自李成、范寬、馬、夏、元四大家,靡不研解”。吳修對唐寅的《春山伴侶圖》的評價甚高,他說:“乾隆間,余見于蘇州薛壽魚家,后歸婁東畢氏,所見子畏山水之精,無出此圖之右者。”并題詩一首,說:“妙絕春山伴侶圖,六如名幅重三吳。筆端秀出林巒外,晞古前身得似無。”(《青霞館論畫絕句》)因為唐寅融宋、元人畫風,自成一家,所以吳修要說他的畫超越“晞古”(宋代畫家李唐)。
唐寅這首題詩,雖說是發議論,倒是句句環繞著畫面著筆的。首句,寫畫上的與春山作伴侶的兩位高士。次句說他們多次地、不厭頻地外出擔酒尋春。第三句“泉頭池上石”粘著畫面景色,添上“好是”兩字,用了議論口吻。軟草鋪地,閑靜無干擾,寫畫上實境,著“堪坐”兩字,便涉議論句式。全詩寫景而不粘死,議論而現靈氣,思清語妙,有秀逸之神韻,吳修評唐寅此畫“筆端秀出林巒外”,用它移來評論這首詩,同樣恰當。
上一篇:《題春山云起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春山嵐靄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