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池《行色》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冷于陂水淡于秋,遠陌初窮見渡頭。②
賴是丹青不能畫,畫成應遣一生愁。③
【注釋】 ①行色:出門行役之人的神色。語出《莊子·盜跖》:“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跖耶?” ②陂(bei碑):池塘。陌:道路。窮:完。見:一作“到”。③賴是:幸虧是。一作“猶賴”。丹青:丹砂、青雘之類顏料。此指繪畫。遣:使、教。
【譯文】 出門遠行者的神情是怎樣的呢?比池水還要清冷,比秋色還要凄涼。剛走完遙遠的小路,前面卻又是一個渡口。此情此景幸虧是難以描畫;如果能夠畫出,定會讓人一生都感到憂愁!
【集評】 宋·張耒:“(司馬光)嘗評古今詩句,著《詩話》一卷,亦載此詩,以其甚工,不敢以父子之嫌廢也。梅堯臣以詩名一時,嘗言‘詩之工者,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此詩有焉?!?《右史集》卷四八《記行色詩》)
宋·吳子良:“司馬池《行色》詩云(詩略)。前輩稱之。此詩惟第一句最有味。范文正野色詩(詩略)第二聯亦豈下于池詩乎?”(《林下偶談》卷二)
宋·何汶:“《溫公詩話》云:先公監安豐酒稅,赴官有《行色》詩云云,豈非狀難寫之景也!”(《竹莊詩話》卷十六)
【總案】 司馬池曾任安豐(今安徽壽縣)監酒稅。這首詩便是他赴任途中所作。寫羈旅之愁,卻從行色——遠行人的神情下筆,確非易事。因為這神情確是難以表達,更難以詩句描摹的。但詩人卻形象地加以概括,以陂水、秋色這兩種人們能觸摸感受的景物淋漓盡致地加以刻畫,化無形為有形,使人具體感受到了“行色”的冷淡凄涼,悲愁寂寞。可見作者選材之獨特,構思之新穎。而詩中用語又淺顯如話,讀來毫不費力。短短四句,有形象,有議論,故深得后人激賞。全詩當以首句為最佳,以梅圣俞“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評之,可謂允論。
上一篇:周必大《行舟憶永和兄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何應龍《見梅》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