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浣溪沙·貂蟬》原文|譯文|賞析
原是昭陽宮里人①,驚鴻宛轉掌中身②,只疑飛過洞庭春③。
按徹《梁州》蓮步穩④,好花風裊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⑤。
【釋詞】
①昭陽宮:漢代宮殿名。杜甫《哀江頭》:“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漢成帝時皇后趙飛燕居于昭陽宮,這里把貂蟬比作體輕善舞的趙飛燕。
②驚鴻:曹植《洛神賦》有“翩若驚鴻”語,以受驚返飛的鴻雁,形容洛神體態輕盈優美。掌中身:相傳漢成帝皇后趙飛燕能做掌中舞。白居易《白氏六帖》卷十八:“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
③洞庭: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曹植《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④按徹:按照節拍。《梁州》:唐代舞曲名稱。張先《減字木蘭花》:“舞徹梁州,頭上宮花顫未休。”歐陽修《減字木蘭花》:“翠幕風微,宛轉梁州入破時。”蓮步:《南史·齊廢帝東昏侯紀》:“又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因以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宋·孔平仲《觀舞》:“云鬢應節低,蓮步隨歌轉。”
⑤畫堂:用彩色繪飾著梁柱藻井的房屋,作品中多指內室。崔顥《王家少婦詩》:“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不勝:受不住,不盡。李白《蘇臺覽古》:“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賞析】
王允面對董卓的暴虐行徑,敢怒不敢言,但他卻在背后與歌伎貂蟬暗設連環計,準備借呂布之手除掉董卓。王允把貂蟬分別許與呂布和董卓,造成二人產生猜忌和仇恨,以達到使義父子反顏、除董滅賊的目的。這是董卓在王允府的堂上,看到貂蟬亮相時,小說插入的一首詞,描繪貂蟬色藝雙絕。
貂蟬一出場,便以舞姿出現在賓主面前,隔著簾櫳,使人可望不可及。更給貂蟬儀容、風貌和舞姿籠罩上一種朦朧美。詞中沒有直接刻畫她,而是采用烘托的手法寫其美。先寫她的身份,“原是昭陽宮里人”,意思是皇宮中的美女,非同凡俗小家碧玉。所以她的儀態有若洛神翩翩,亦像趙飛燕輕盈,這里用女神皇妃作比喻,盡情渲染貂蟬儀容優美,舞姿動人。
中國古典舞蹈嚴格遵循音律節拍,“按徹《梁州》蓮步穩”,舒緩而優雅,舞步時而上升,時而緩緩下降,沒有突然的中斷和停頓。再加上廣袖飄曳,裙擺旋轉,形成波浪的弧線。這種包含有大量蛇形線的、只能納入一定大小限度的、協調多樣的動作,被舞蹈藝術家認為是無比美妙的小步舞,給人以美的享受。如同莎士比亞《冬天的故事》中的詩句所贊美的:
……當你跳舞的時候,
我希望你是海中的一朵浪花,
永遠那么波動著,
再不做別的事。
所以這首詞的下片主要表達舞蹈美的感受:“好花風裊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
上一篇:三國詩詞《瀘水》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潛龍詩》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