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少帝訣別歌》原文|譯文|賞析
天地易兮日月翻①,棄萬乘兮退守藩②。
為臣逼兮命不久,大勢去兮空淚潸③。
【釋詞】
①易:變化。翻:顛倒。
②萬乘:《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周制,天子有領土方千里,可出兵車萬乘。后以萬乘代指皇帝或皇位。守藩:封建時代諸侯的封國。
③潸(shan):形容流淚。
【賞析】
董卓控制皇權的政治野心,使他早有殺害何太后和少帝的打算,因為那就拔掉了朝官和名士所憑藉的旗幟。他只是等待尋找借口或機會。當他得知少帝作怨詩,便說:“怨望作詩,殺之有名矣。”遂命李儒以鴆酒毒害之。少帝臨死與唐妃訣別,作悲歌一首。
少帝這曲悲歌,《后漢書》上有記載:“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藩。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文字與小說中的詩略有不同,意思卻是一樣的。不過,小說中這首悲歌的文字更通俗一些。
當了半年短命的皇帝就被廢掉了,如今董卓又令李儒“以鴆酒奉帝”,威逼他飲毒酒自盡,不死也得死,這真是天地驟變,日月顛倒。在少帝看來封建社會的正常秩序,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一下子改變了。“棄萬乘兮退守藩”,從一個“棄”字到一個“退”字,把他被逼而又無奈的心情傾吐無遺。他從皇帝降為弘農王,已經退守到藩王的地步,但并沒有終止他悲劇的命運。還“為臣逼兮命不久”,到了非死不可而又無力抗拒時,絕望地發出哀鳴:“大勢去兮空淚潸!”末一句比史書上記載的“逝將去汝兮適幽玄”更為凄楚,更為清醒。因為“去汝”,即離開唐妃,“適幽玄”,即到陰間,只是敘述了一個生死過程,而沒有把這個過程中少帝內心世界的無奈到絕望的慘痛表達出來。而小說中這一句卻一語中的,“大勢去”,即皇位喪失,便注定一切皆完;“空淚潸”,即白白地流淚。已從絕望的痛楚中走向清醒得近乎無情的地步。
上一篇:三國詩詞《審配之死》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平原管輅相通神》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