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紅樓夢曲十四首(其一)》引子
引子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紅樓夢曲》出現于全書第五回,又名《紅樓夢十二支》。賈寶玉夢中隨警幻仙姑神游太虛幻境時,在“薄命司”觀看了金陵十二釵冊籍圖畫和判詞,依然不解其意。警幻仙姑為了指引迷津,又特地命十二個舞女“輕敲檀板,款按銀箏”,為他演唱了這套曲子。全曲十二支,加引子、收尾,共十四支曲子,分別詠唱薛寶釵、林黛玉、賈元春、賈探春、史湘云、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等金陵十二釵,對她們各自的思想、性格、命運歸宿和賈氏家族的最后破敗,都作了概括性的介紹和預示。這些曲子同前面的金陵十二釵正冊圖畫和判詞既相互印證,又各有側重,二者相輔相成,從中可以窺察到作者曹雪芹在全書中對這些人物命運的精心安排,體味到作者對她們所寄予的深切同情。它是《紅樓夢》整個藝術構思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在《紅樓夢》原稿后半部散佚的情況下,這套組曲和前面的圖冊判詞,更成為研究和探討程高續書后四十回與曹雪芹原定構思異同的重要依據,是理解《紅樓夢》全書的一把鑰匙。正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凡例”所稱:“寶玉作夢,夢中有曲,名曰《紅樓夢十二支》,此則《紅樓夢》之點睛。”
這套組曲,是作者曹雪芹根據全書藝術構思的整體設計自行創制的,是一束藝術感染力很強的抒情詩。它們“或詠嘆一人,或感懷一事”,角度靈活自如,格調凄惋哀絕,充滿了濃郁的悲劇色彩,堪稱一曲“紅顏薄命”的挽歌。
“引子”是這套組曲的開篇,相當于整個樂章的序曲,介紹創制這套曲子的緣由。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全曲一開始,作者便以反詰句式設問自答,發表其關于“情種”、“風月情濃”的見解:自從開天辟地以來,誰是天生的真正“情種”?其實都只不過沉迷于男女歡愛罷了。鴻蒙,是古人想象中宇宙形成之前的原始渾沌狀態。情種,指感情特別深摯的癡情人。風月,原是指美好的景色,引申為男女情愛之事。“趁著這奈何天”四句,寫作者是在怎樣的時間、怎樣的心情下創制這套曲子的。奈何天,借用湯顯祖《牡丹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句意。愚衷,即內心的情感。愚,是自謙之詞。全句是說,趁著這良辰美景又令人無可奈何之天、傷逝懷舊之日、寂寞無聊之時,試著以此來排遣我胸中的一片衷情吧!以什么來“試遣愚衷”呢?就以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曲》:“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全曲摹擬第一人稱寫出。曲中的“情種”和以“愚”自謙之人,自然是指小說中的主人公賈寶玉,懷金悼玉,既指賈寶玉對薛寶釵、林黛玉的懷念悲悼之情,也是他對金陵十二釵正副冊中所有不幸女子的懷念、悲悼之情。既是對死者的傷悼,又是對生者的懷念。
上一篇:《答林黛玉禪話》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七)》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