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雜詠①
海內兵戈遍,茲方可晏然②?生兒先共虜,與鬼不分年③。馬失來時道④,雕盤戰后天⑤。城中七萬戶,簫鼓舊喧闐⑥。
①上谷,戰國燕地,秦漢至晉皆置上谷郡,以郡在谷之頭而得名。明初為易州,屬保定府,今為河北易縣。 ②晏然,安然。 ③“生兒”二句,意謂當地人民從小便與虜方(指韃靼部)在交戰,因而常有成鬼可能。上句寫尚武,下句寫艱危。 ④“馬失”句,寫路途曲折。 ⑤“雕盤”句,指烽煙暫息。即《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幕有烏”之意。 ⑥簫鼓,這里指軍中樂器。鮑照《出自薊北門行》:“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說明】 明之易州,地近邊塞。海內戰亂不息,此地所以能夠暫處晏然者,亦因人民自幼皆習武藝,不使強虜侵占,但他們也經常處于死生的邊緣。末二句是追溯語,卻雄渾爽健,以今日之晏然回顧舊時之喧闐。
上一篇:《魏澤》詩賞析
下一篇:《中秋無月》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