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姜夔·踏莎行》姜 夔
姜 夔
自沔東來①,丁未元日②,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③。夜長爭得薄情知④,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后書辭⑤,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⑥?;茨橡┰吕淝?,冥冥歸去無人管⑦。
注釋 ①沔:沔州,唐、宋州名,今湖北漢陽。②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元日:農歷正月初一日。③華胥:《列子·黃帝》載“(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是傳說中的國名,此代指夢境。④爭得:怎得。⑤書辭:指書信。⑥離魂:指離開肉體的靈魂。郎行:郎那邊。⑦冥冥:暗沉沉。
雙英圖 【清】 禹之鼎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鑒賞 姜夔二十多歲的時候,在合肥結識了青樓中的二姊妹,對她們一往情深,別后也經常懷想,這段戀情在他的詞中曾多次提及,如《一萼紅》《小重山令》等。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時作者自沔州東去湖州,途中經過金陵,在江上又夢到了自己的合肥情人,有感而發,以深情的筆觸寫下了這首詞。
前三句寫夢。因為所有的情思皆由夢引起,所以自然先寫了夢中的情景?!把嘌唷毙稳萸槿松碜说膬灻?,“鶯鶯”形容情人聲音的動聽,以“鶯鶯燕燕”稱呼自己的意中人,包含了纏綿不盡的柔情蜜意?!叭沼兴?,夜有所夢”,也許是白天對于意中人相思太多,所以夜里在夢中,夢到情人的輕盈體態和嬌軟的聲音是那樣的真切,那樣的生動。“分明”二字寫出了夢境的清晰,是詞人相思之情的體現,“又”說明夢到自己的意中人已不止一次,詞人的一往情深由此可見。
接著詞人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想象意中人對自己的思念之情。也許仍然是在夢中吧,意中人向自己傾訴黑夜是如此漫長,而她對自己的相思是如此刻骨,所以想到這種思念不能讓自己知道,內心便充滿了痛苦?!氨∏椤倍质乔槿藢ψ约旱年欠Q,包含了無盡的幽怨和嘆息,正是因為情深,所以才要抱怨“薄情”,女子半嗔半怨的神情歷歷如在眼前。春天正是懷人的時節,雖然才是初春,心緒卻已被思念占得滿滿的,這里春天的氣息被一片相思所感染,充滿了傷感和哀愁。
下片寫睹物思人,舊情難忘?!皠e后書辭”是情人寄來的書信,“別時針線”是情人臨別前給自己做的衣服,這原是很尋常的事物,然而在這里卻別有一番情味。書信寫滿了情人對自己的思念,而穿在身上的衣服滿載的是情人的一片深情,看到這些,詞人想不感動都沒有辦法。帶著這些珍貴的回憶,詞人感覺對方并沒有走遠,而是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即使到了天涯海角也一樣不可磨滅。
末二句寫了夢醒之后想象情人魂魄歸去的景象。在一片明亮的月光之下,淮南千山冷寂無聲,冥冥之中,情人的靈魂已經歸去,無人照管,也沒有任何痕跡。一種寂寞惆悵的情懷油然而生,詞到這里,塑造了一個凄清冷寂的意境,感人至深。
整首詞都圍繞著“夢”來寫,從情人入夢寫起,至情人夢魂歸去而止,將相思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真摯的情感,自然的過渡,使這首詞成為難得的佳作。(常迎春)
集評 王國維:“白石之詞,余所最愛者,亦僅二語,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人間詞話》)
唐圭璋:“此首元夕感夢之作。起言夢中見人,次言春夜思深。換頭言別后之難忘,情亦深厚。書辭針線,皆伊人之情也。天涯飄蕩,睹物如觀見人,故曰‘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兩句,以景結,境既凄黯,語亦挺拔。昔晁叔用謂東坡詞‘如王嬙、西施,凈洗卻面,與天下婦人斗好’,白石亦猶是也。劉融齊謂白石‘在樂則琴,在花則梅,在仙則藐姑冰雪’,更可知白石之淡雅在東坡之上?!?《唐宋詞簡釋》)
鏈接 南宋追求格律形式的詞風。在南宋詞壇上,以姜夔、史達祖、吳文英為代表的一批詞人,他們在創作上注重詞的格律形式,這種創作風氣在詞論上也得到了呼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張炎的《詞源》和沈義父的《樂府指迷》。張炎在《詞源》中將獨尊姜夔的觀點表現得尤為鮮明,并將“協律”“雅正”“清空”和“意趣高遠”視作好詞的標準。沈義父的《樂府指迷》則獨尊周邦彥,他的論詞標準和張炎基本相似,提出的四個標準是:“音律欲其協”“下字欲其雅”“用字不可太露”“發意不可太高”。由于張炎、沈義父兩人都深諳音律,所以,他們在對詞的格律以及技巧方面的論述頗為精當,對后世詞人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推尊姜夔的總集《詞綜》。《詞綜》是清代著名詞人朱彝尊和汪森編定的一部詞總集。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是浙西詞派的代表人物。汪森(1653-1726),字晉賢,號碧巢,浙江桐鄉人,與朱彝尊友善。此書由朱彝尊編選二十六卷,汪森又增補十卷,其中的資料多輯自原始文獻,內容豐富,體例完備,既有作品,也附有詞人姓氏、籍貫、著作以及宋、元人的評語。全書以時代先后為序,共選輯唐、五代、宋、金、元諸代六百五十多位詞人的詞作兩千兩百五十多首?!对~綜》“以醇雅為宗”的選錄標準,鮮明地體現了清代浙西詞派的詞學理論主張。汪森在《詞綜序》中認為,不應把詞作為“詩之馀”,并明確推尊姜夔為詞家正宗,并以張輯、盧祖皋、史達祖、吳文英、蔣捷、王沂孫、張炎、周密等人為羽翼,但始終只字不提蘇、辛詞風,為浙西詞派奠定了理論基礎。朱彝尊在《詞綜·凡例》中又指出“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姜堯章氏最為杰出”。
上一篇:《兩宋詞·陳堯佐·踏莎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無名氏·踏莎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