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無名氏·玉樓春》無名氏
無名氏
鉛山驛壁①
東風(fēng)楊柳門前路。畢竟雕鞍留不住②。柔情勝似嶺頭云,別淚多如花上雨。青樓畫幕無重數(shù)③。聽得樓邊車馬去。若將眉黛染情深④,且到丹青難畫處⑤。
注釋 ①鉛山:山名,一作縣名。屬江西省。②雕鞍:代指馬匹。③畫幕:指畫屏簾幕。④眉黛:古代女子以黛畫眉,因以眉黛指眉。⑤丹青:繪畫用的顏色。
幃窗仕女圖 俞明
鑒賞 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七記載的“予紹興戊辰,沿檄至信州鉛山,見驛壁有題《玉樓春》詞”,便是這一首作品。與佳人分離之后的游子,獨自踏上孤獨的旅途。風(fēng)雨黃昏,驛站冷清,這些都成為觸動他回憶的因緣。往事涌上心頭,分別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他甚至來不及鋪開紙筆,就匆匆將這滿腔深情,題在驛站的壁上。
“東風(fēng)楊柳門前路”,是佳人居所門前的道路。或許在過去的時光中,這條楊柳依依的道路曾留下他無數(shù)的足跡,這曾是一條通往幸福的小路,然而這一次,“畢竟雕鞍留不住”。辛棄疾曾寫江水東流:“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雖與此詞意境并不一樣,情感上也有愛國之情與兒女之情的區(qū)別,但都是在現(xiàn)實面前的無可奈何。“畢竟”二字,尤其表明心中的愁怨憂傷。“留不住”,說明內(nèi)心想要留下來,卻不得不踏上征途。不說留不住自己,而說留不住“雕鞍”,這樣就把要走的對象歸結(jié)于馬匹,含蓄地表達(dá)出自己的為難。晏幾道的詞中寫情人分別“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清平樂》),與此詞情意相近,都是寫依依不舍的離情。
既然留不住,便還是得出發(fā)。詞人連用兩個比喻,來描寫當(dāng)時的難舍:“柔情勝似嶺頭云,別淚多如花上雨。”這兩句固然不及周邦彥寫離情的“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玉樓春》)沉厚有力,但也同是刻意搜求的結(jié)果。嶺頭繚繞的云層重重疊疊,然而籠罩在自己心中的柔情要甚過籠罩在山頭的云層,極言情之深厚;花上滴落的雨珠晶瑩剔透,然而離人臉上的眼淚多得像花上的雨水,極言情之難舍。“花上雨”這個比喻,也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女子落淚時的嬌美容顏。
下闋轉(zhuǎn)為想象之詞。路邊分手后,游子漸行漸遠(yuǎn),而重回到青樓中的女子,在無數(shù)重的畫幕之后,靜聽樓邊車馬的遠(yuǎn)逝聲。想必她的心,也會沉浸在離愁的沉痛中難以解脫。韋莊的《浣溪沙》中云“想君思我錦衾寒”,代對方想到自己,透過一層,曲而能達(dá)。此處亦為代想對方因思念而起的愁情,但重在對佳人神態(tài)的遙想:“若將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難畫處。”
這是全詞的高潮,也是最具藝術(shù)魅力的兩句。“眉黛”是指女子青色的娥眉,“情深”是指女子心中的思念深情。詞人想要用丹青畫出別后女子的容顏,然而眉黛能畫,情深難畫,若要將眉黛染著情深一同畫出,則是“丹青難畫處”。這兩句極為巧妙,超過一味言情或一味摹寫。“染”字出語新奇,耐人尋味。王安石寫王昭君的美貌:“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明妃曲》)因為太美,所以無法畫出。此處寫女子的深情,說“且到丹青難畫處”,也是取相似的原因。其實在這里,直言“難畫處”,反倒比細(xì)細(xì)描摹更好,因為留有余味,留有想象。在這畫不成的空白里,留給讀者無盡想象的空間。中國畫講究留白,這“且到丹青難畫處”的一筆,不也是詞中的“留白”么?唐代詩人高蟾《金陵晚望》云:“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語意相近。
這首匆匆題在壁上的詞,卻有著生動的筆意,于“丹青難畫”中描繪出斷腸深情。這詞中雖言“難畫處”,卻反倒呈現(xiàn)給讀者一幅相思的圖畫。(劉艷)
鏈接 題壁詩詞。題壁詩詞,大多是作者于行旅途中,題于所住的房間墻上的詩詞。南宋鄭會有《題邸間壁》,也是一首題壁詩,與這首《玉樓春》,情意相近。 詩云:“荼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yīng)說到常山。”
上一篇:《兩宋詞·李清照·玉樓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周密·玉漏遲》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