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林紓·二箴并序
余少刻苦自勵【1】,恪守仲氏貧而無諂之訓【2】,至于困餒不能自振【3】,而言益肆【4】,氣益張【5】,乃不知為貧賤之驕人也【6】。中年漸解斂抑【7】,顧蓄其余焰【8】,觸枯輒爇【9】,老至仍不自制。良友高子益而謙【10】,至于把吾腕痛哭力諫。私計天下之愛,惜其朋友者,仁至誼盡,無如吾子益者矣。更弗克勉【11】,將不名為人【12】,因作《二箴》,用以自創【13】。
氣 箴
人惟爾愚【14】,故挑爾怒。猵衷弗載【15】,聲色呈露。是非俱倒, 與爾何與 【16】 ?疥爾行能【17】, 痤爾撰述 【18】, 謬悠之口 【19】, 爾執為據。以一詈萬 【20】, 侯祝侯詛 【21】。日即俚下 【22】, 嗟爾老暮 【23】 。讓路徐行 【24】, 胡窒疋步 【25】? 藉砭吾疵 【26】, 或起沈痼 【27】 。流水清冷 【28】, 閑云高素【29】。爾倘知足, 奚謗毀之騖【30】?
言 箴
輕世藐人【31】, 言始無憚【32】 。陰克易仇【33】,長德成粲【34】。髯鬢花皤【35】, 乃類風漢【36】。斥俗淫奢 【37】, 女言先謾 【38】 。議人得失, 亦可云訕 【39】。恃爾能言 【40】, 指數毛發【41】。轉轉流播 【42】, 受者次骨 【43】。人之訾女 【44】, 女日汙予【45】。易地相處, 視女何如?人匪圣哲【46】, 安得無短?反唇稽女【47】, 為悔以晚。傷時非厚【48】, 侈長近滿【49】。慎弗詆摭【50】, 力強餐飯。
【注釋】
【1】 余少刻苦自勵: 作者幼年孤苦,需靠叔伯供養, 因家貧只能買破舊書來讀, 但勤奮好學。
【2】 仲氏貧而無諂之訓: 《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 富而無驕, 何如?’”這是孔子的學生子貢向孔子的問話。貧而無諂: 雖然貧賤卻不向權貴者諂媚。
【3】 困餒: 貧困饑餓。自振: 養活自己。
【4】 益: 更加。肆: 放縱, 不受拘束。
【5】 張: 張狂。
【6】 乃: 竟。驕人: 待人傲慢。
【7】 斂抑: 收斂, 有所控制。
【8】 顧: 副詞, 不過。蓄: 存留。
【9】輒(zhe): 立即, 就。爇 (ruo): 點燃。
【10】良友:好朋友。高子:猶如說高先生。“子”是對人的尊稱,常用在姓氏后面。益而謙:對人有幫助而又謙虛。
【11】更弗克勉:再不盡力克制自己。
【12】不名為人:不能被稱做人。
【13】自創: 自我懲戒。
【14】惟: 由于。爾:你。
【15】猵(bian)衷弗載:心胸狹窄,容不下事。
【16】與爾何與:對你有什么好處呢?
【17】疥爾行能:你的象疥瘡一樣的品行才能。這是自貶的說法。
【18】痤(cuo)爾撰述:你的象痤瘡一樣的文章。
【19】謬悠之口:荒誕無稽的言論。
【20】詈(li):責罵。
【21】侯:語氣助詞。祝詛(zu):訴于鬼神,使降禍給所憎惡的人。以言告神叫“祝”,請神殃叫“詛”
【22】日:一天一天地。即:靠近,接近。俚(li)下:鄙俗,不文雅。
【23】嗟(jie):感嘆聲。
【24】讓路徐行:《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慢慢的,隨在長者后頭走的,就叫做有弟道;跑得很快,走到長者先頭的,就叫做沒有弟道。那么,慢慢地走,難道是人不能做到的嗎?不過是不肯做罷了。這里用“讓路徐行”來比喻本來可以做到的事卻不去做。
【25】胡窒疋步:為什么阻塞了自己應走的正路?胡:為什么。窒(zhi):阻塞。疋(ya):同“雅”,正。
【26】藉:同“借”。砭(bian):用石針刺穴治病。疵:小毛病,引申為缺點、過失。
【27】或起沈痼:或許能治好積久難治的疾病。
【28】清冷:清涼寒冷,借指品行的高潔嚴峻。
【29】閑云:閑靜的云。高素:高潔質樸。
【30】奚謗毀之騖:為什么要因為別人說自己的壞話而著急呢?奚:為什么。騖(wu):騎著馬亂跑,引申為“急”。
【31】輕:輕視,鄙薄。藐:輕視。鄙薄。
【32】始:才。無憚:沒有畏懼,沒有忌諱。
【33】陰克易仇:容易在暗地里結仇。陰:暗中。克:能夠。
【34】長德成粲:被年長有德的人恥笑。粲:露齒而笑,這里指恥笑,譏笑。
【35】髯鬢花皤 (po): 頭發胡須都花白了。皤: 白色。
【36】類: 類似, 好象。風漢: 瘋子。“風”同“瘋”。
【37】斥俗淫奢: 指斥世俗的過度奢侈。
【38】 女 (ru): 同“汝”, 你。以下三個“女”均同。謾 (man): 欺騙, 蒙蔽。
【39】 訕 (shan): 毀謗, 譏笑。
【40】恃: 憑借, 依仗。
【41】指數 (shu): 指點數說。毛發: 汗毛和頭發, 比喻人身上極細微的地方。
【42】 轉轉流播: 輾轉流傳擴散。
【43】 受者: 指被毀謗的人。次骨: 深入到骨子里, 這里形容程度極深。
【44】 訾 (zi): 毀謗非議。
【45】 汙予: 誣蔑我。汙 (wu) 同“污”。予: 我。
【46】 匪: 同“非”。
【47】 稽 (ji): 計較, 爭論。
【48】 傷時: 為失去的時光憂思。非厚: 不深。
【49】 侈長: 夸大自己的長處。近滿: 近于自滿。
【50】 詆 (di): 毀謗, 誣蔑; 責罵。摭 (zhi): 拾取, 摘取, 這里指辦事, 采取行動。
【賞析】
這是兩篇箴文。箴文是通過對人的規勸、告戒, 從而使人糾正或防止缺點、過錯的文章。箴文和同類性質的規文、戒文, 總稱為箴體。“箴”的意思是從古代用針石治病轉借來的。劉勰說:“箴者, 所以攻疾防患, 喻箴石也。”(《文心雕龍·銘箴》) 宋代王應麟也說:“箴者, 諫誨之詞, 若鍼之療疾, 故名箴”(《辭學指南》)。古代采用針石治病, 針用竹子制成,所以叫“箴”; 后來針又用金屬制造,“箴”也寫作“針”。箴文, 有官箴和私箴兩類。早期的箴文是臣下對主上所作的規諫文, 所謂“官箴王闕”(《文心雕龍·銘箴》) 和“箴興于補闕”( 《蕭統: 《文選序》) 都說明箴文在早期是諫書性質, 屬于公文; 后來又出現了人們自警自戒的箴文, 就是私箴。這兩篇箴文是作者針對自己的兩個缺點進行“自創”的, 因此屬于私箴。
本文包括兩篇箴文和一篇序言。序言主要是說明作 《二箴》的緣由。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先說明自己半生來有兩個缺點, 就是“言肆”和“氣張”。年輕時候, 能“刻苦自勵”, 雖然“貧而無諂”,“至于困餒不能自振”,但卻“言益肆”、“氣益張”,成為“貧賤驕人”的人;中年時,雖有所“斂抑”,但“顧蓄其余焰,觸枯輒爇”,毛病還沒有完全改掉,遇到適合的條件,還經常發作;到了老年“仍不自制”。第二層,再說明好朋友高子看到自己這種情況非常痛心,“至于把吾腕痛哭力諫”。第三層,說明朋友對自己已經做到“仁至誼盡”,如果自己再不“克勉”,就“將不名為人”,為了“自創”就寫了這兩篇箴。
《氣箴》篇是針對自己“氣張”的缺點寫的。這一篇可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層分析“氣張”產生的原因和危害。文章指出,一個人所以“氣張”,一是因為“愚”,不明事理;二是因為“猵衷”,心胸狹窄,沒有氣量,容不下事情。這樣就容易被人故意激怒,做出許多錯事,事后又后悔莫及。就此,作者規勸自己“是非俱倒,與爾何與?”是非全都顛倒了,到頭來對自己有什么好處呢?還是改了吧!第二層,針對由于“氣張”而“驕人”的問題,進行自我貶抑。說自己原來用以責罵別人、詛咒別人的依據的“行能”、“撰述”,不過是“疥”,是“痤”,信口胡說而已。這樣作者想使自己冷靜下來,以便正確認識自己。第三層,設想自己如果再不改正,會有的后果。那就是一天一天地接近鄙下,很快就到“老暮”之年。第四層,告誡自己說,改正缺點正象給長者“讓路徐行”那樣,本來不是做不到的,問題在于不去做。因此要借這篇箴來治好這多年養成的毛病。第五層,指出自己應該象“流水”、“閑云”那樣,做到“清冷”、“高素”,以此來培養自己的涵養氣量;又告誡自己如果能夠“知足”,就不會因為別人的“謗毀”而急躁了。
《言箴》篇是針對自己“言肆”而寫的。全文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分析“言肆”產生的原因和危害。首先指出,語言肆憚,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輕世藐人”,自高自大。接著指出危害,語言不謹慎,就容易樹立仇怨,就會成為年長有德之人的笑柄,等到髯鬢花白,就像是個瘋子了。第二層,擺出自己“言肆”的表現:指斥別人過度奢侈的時候,自己說話卻先帶著欺騙;議論別人得失的時候,總要帶著譏笑;仗著自己能說會道,對別人評頭論足,吹毛求疵,連極細小的地方也不放過。第三層,設想別人用同樣的態度對待自己, 自己會有什么反應。這層首先指出“轉轉流播,受者次骨”,說明由于自己“言肆”給別人心靈造成極大的創傷。接著指出,如果“易地相處”,別人毀謗自己, 自己就會認為是別人誣蔑自己了。通過這樣的省察,作者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匪圣哲,安得無短?反唇稽女,為悔以晚”,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第四層,向自己指出如果對過去的毛病憂思不深,總是夸大自己的長處,就會助長“輕世藐人”而“言肆”。對此,作者規諫自己要“慎弗詆摭”,即說話辦事都要虛心謹慎。最后作者以幽默的口吻和自己開玩笑地說:不要再多嘴多舌了,還是努力加餐吧!
“箴”這種文體, 在我國起源很早, 按照劉勰的說法, 是“斯文之興,盛于三代”,“凡斯繼作, 鮮有克衷”(《文心雕龍·銘箴》)。這兩篇箴文,寫得是比較有特色的。
第一,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作者對自己的缺點勇于暴露, 勇于批評和勇于改正的精神。作者對自己的缺點勇于承認, 不隱瞞, 不護短, 在序言中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有“言肆”、“氣張”的毛病。箴文中對自己的這兩個缺點進行了尖銳的指斥。如對自己的“氣張”, 用“疥爾行能, 痤爾撰述, 謬悠之口”毫不留情地進行自我貶抑; 對“言肆”, 用“斥俗淫奢, 女言先謾。議人得失, 亦可云訕。恃爾能言, 指數毛發”, 無情地揭露其不良行為;用“轉轉流播, 受者次骨”, 說明自己給別人造成的痛苦。字里行間充滿著對自身缺點的深惡痛絕和悔恨之情。更值得稱道的是, 作者表示的“更弗克勉, 將不名為人”的與缺點決絕的懇切態度。這樣做, 對于處在封建社會末期的文人來說, 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劉勰說:“箴全御過”、“箴惟德軌”(《文心雕龍·銘箴》)。他的意思是說: 箴是用來軌范道德, 抵御過失的。本文很好地體現了這種作用。
第二, 是明白地敘事, 明白地說理。劉勰指出:“秉茲貞厲, 敬言乎履”,“有佩于言, 無鑒于水”(《文心雕龍·銘箴》), 就是說, 箴文是用來自我警戒的, 因此要敢于對自己說實話, 要付諸實際行動, 而不能徒取銘箴的形式, 擺出樣子給別人看。這樣, 寫作箴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文資確切, ……其取事也必核以辨” (同上), 即箴文中所講的事情必須確實而且清楚明白。本文對自己缺點及其表現、危害、后果等的敘述, 都是清楚明白地直敘其事, 有一說一, 有二說二, 毫不轉彎抹角, 吞吞吐吐。同時, 講道理也是清楚明白的。如《氣箴》開頭說:“人惟爾愚, 故挑爾怒”, 一個“愚”字,揭出“氣張”的根本原因, 它說明一個人趾高氣揚, 目空一切, 并不證明他高明, 其實相反正是“愚”的表現。一個“故”字, 說明一個人如果有了“氣張”的毛病, 往往就容易被人利用, 人們會故意激你發怒, 讓你做出許多錯事。再如《言箴》篇, 寫到由于自己“言肆”常常給別人帶來“次骨”的傷害以后, 反過來說在別人用同樣的態度對待自己時, 自己會有“汙予”的感受, 接著就講了一個非常明白的道理:“人匪圣哲, 安得無短? 反唇稽女, 為悔以晚”。
第三, 語言簡練, 語意深刻, 句式整齊。劉勰在談到箴文語言方面的特點時說:“其摛文也必簡而深”,“文約為美”(《文心雕龍·銘箴》)。本文的兩篇箴, 每篇都不過百把字, 可謂“簡”了, 但內容還是比較豐富、語意還是比較深刻的。兩篇箴文都在百把字的文章中, 分析了“言肆”和“氣張”產生的原因、危害、表現、對自己的規諫等等, 可以算是言簡而意賅。
本文沿用箴體以“四六”句為主的傳統, 除個別散句外, 通篇采用以韻文為主的四字句式。這種四字句式,四字一頓,短促有力,句式整齊,聲音和諧,語氣鏗鏘頓挫,順口悅耳,易讀易記。
上一篇:《古文觀止·韓愈·爭臣論》鑒賞
下一篇:《古文·五人墓碑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