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晏幾道·長相思》晏幾道
晏幾道
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①。除非相見時。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②。淺情人不知。
注釋 ①甚了期:何時才是終了之期。②似:與,向。
芭蕉美人圖 【清】沙馥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藏
鑒賞 本詞極訴相思之苦,通篇八句,竟有六處輾轉反側于“相思”二字上。天下之大,不過此心,而心中境界亦不外乎時、空兩者,于是一念相思的休已,二念相思的傳遞。
“除非相見時”,這便是詞人對相思了期的回應。“除非”兩字不容置疑,固執堅決,本使人瞬間之中不由為之肅然。若說“恨到歸時方始休”(唐白居易《長相思》)是深情怨語,則“除非相見時”更是傻話癡語,實無異于以冬雪過時答春歸何期,以陰雨歇后答放晴時分。相思本就緣于不見,相見又哪來的相思,人人皆知的常識,而詞人卻恍如未覺地自問自答認真不茍,展現了唯有不染垢塵的赤子之心才能擁有的純樸、真摯與執著。這非相見無以解相思的自白,透露了長久以來銘心刻骨的此份苦戀是如何反復折騰他,纏繞無休,一如那一詠三嘆的“長相思”“長相思”,幽遠不絕。
“長相思,摧心肝。”(唐李白《長相思》)相思情苦,既然剪理不得,那么敞懷傾訴總能稍解愁腸吧? 可嘆“淺情人不知”,卻更與何人訴說?無論是不念情分的寡義薄情者,抑或涉情未深的不解風情者,還是交情短暫的萍水論情者,夏蟲語冰,即便是傾盡江海的苦念深情,又豈是“淺情人”所能體味一二的?“淺情人”寓意雙重,一特指相思之人,二泛指等閑之人。然若連心中之人亦不能知己心中之情,則哪還能寄望于一般的旁人。“欲”而不得的難為人知,注定他只能飲吞苦澀。“若問”兩句是正面互作問答,缺一不可;“欲把相思說似誰”本身卻實已可獨立自為一肯定式的反問句,而猶添“淺情”句解說個中情由、反襯己之情深一往、癡心一片,且又不怨不恨但自傷,則潛藏心中的相思煎熬愈是深切激烈,可謂愈樸直,愈婉曲,愈沉痛。
《長相思》上下片起調兩句均是節拍短促,多用疊韻、疊字,原就極具民歌風味,諧婉趣致,本詞又一變歷來的韻、字之疊,幾番重句,而復沓者更是與調名、主題兼契合的“長相思”。調也相思,情也相思,于是字字相思,句句相思,詠嘆之間回還往返,婉曲別致,越轉越深,纏綿蕩氣,相思無盡,而又通篇以小兒女淺近口吻,清新質樸,天然不飾,情溢乎辭,是一篇真摯動人的情深韻美之作。(郭思韻)
集評 清·陳廷焯:“此亦《小山集》中別調,與其年贈別楊枝之作,筆墨相近。”(《白雨齋詞話》卷七)
清·陳廷焯:“此為《小山集》中別調,而纏綿往復,姿態有馀。”(《詞則·閑情集》卷一)
鏈接 重韻。韻腳用同一字相協,或重復用同一字協韻,謂之重韻,是詞體中一種特殊而少見的體式。“重韻”應與“疊韻”區別開來,“疊韻”是指將“雙調”的詞體用原韻再加疊一倍而形成的一種詞體,“重韻”則只是韻腳用字的重復。一般詞作,用作韻腳的字都要盡量避免重復,很少有在一首詞中用同一字重復協韻者。但有些詞人因某種特殊的需要卻不得不故意運用“重韻”的方法。如史浩《浪淘沙令》一詞題為“祝壽”,是一首祝壽詞,因此上片用“祝壽祝壽”起句,又用“祝壽祝壽”結拍,重復用“壽”字協韻;下片換頭處和結束句又兩用“長壽長壽”四字句,又一次重復用“壽”字協韻,全篇凡八次重復“壽”字,其中四次疊字、又四次重韻,目的在于深化“祝壽”的主題。此外,“重韻”的體式中也還有用疊字韻的,如呂渭老《惜分釵》上、下片的結句分別用“重重”和“忡忡”二字疊韻,又如陸游《釵頭鳳》上、下片的結句分別用“錯、錯、錯”和“莫、莫、莫”三字疊韻,又如李清照《聲聲慢》開篇三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竟連用七組疊字,其中“覓覓”和“戚戚”亦以疊字來重韻。以上這種情況在詞體中并不常見,只是少數詞人的創舉。(據王兆鵬、劉尊明《宋詞大辭典》)
上一篇:《唐宋五代詞·白居易·長相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萬俟詠·長相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