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定風波令(西閣名臣奉詔行)》
霅溪①席上,同會者六人,楊元素侍讀、劉孝叔吏部、蘇子瞻、李公擇二學士陳令舉賢良
西閣名臣②奉詔行,南床③吏部錦衣榮。中有瀛仙④賓與主,相遇,平津⑤選首⑥更神清。
溪上玉樓同宴喜。歡醉,對堤杯葉⑦惜秋英⑧。盡道賢人聚吳分⑨,試問:也應旁有老人星⑩?
【注釋】
①霅溪:水名。在作者故鄉湖州烏程。
②西閣名臣:指同會的楊元素、劉孝叔、蘇子瞻、李公擇、陳令。
③南床:代指侍御史。宋洪邁《容齋四筆·官稱別名》:“唐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侍御史為端公、南床、橫榻、雜端。”
④瀛仙:神仙。對同會者的敬稱。
⑤平津:古地名。漢時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孫弘為平津侯。故此以“平津”泛指丞相等高官。
⑥選首:首先選拔重用的人。
⑦杯葉:像葉子那樣輕薄的酒杯。
⑧秋英:秋花。
⑨吳分:吳之分野。指吳地。
⑩老人星:即老壽星。作者自謂。時作者85歲。
【評點】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東坡云:“吾昔自杭移高密,與楊元素同舟。而陳令舉、張子野皆從余過李公擇于湖。遂與劉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詞聞于天下,作《定風波令》。
劉熙載《藝概·詞概》:詞貴得本地風光,張子野游垂虹亭作《定風波》有云:“見說賢人聚吳分,試問:也應傍有老人星。”是時子野年八十五,而坐客皆一時名人,意確切而語自然,洵非易到。
上一篇: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辰翁《寶鼎現(春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