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張耒
暑天三月元無雨, 云頭不合惟飛土。
深堂無人午睡余, 欲動身先汗如雨。
忽憐長街負重民, 筋骸長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 以力受金飽兒女。
人家牛馬系高木, 惟恐牛驅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艱, 誰知不如牛馬福。
《勞歌》是張耒的“古樂府歌詞”之一。張耒出身貧寒,為官低微,對下層人民的勞苦生活有所體察。這首《勞歌》就是通過寫“負重民”的艱苦勞作,反映勞動人民悲慘的命運,寄托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全詩每四句為一層次,可分成三段。
第一層重在刻畫暑熱難當的氣候。一二兩句寫天氣:三月無雨,空氣干燥,烈日當空,沒有一絲云片,到處是塵土飛揚。三四兩句寫自己:赤日炎炎,深堂高臥,稍一動身就汗流如雨。高溫酷熱,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詩人這樣寫,正是為下文作好鋪墊。
第二層寫長街“負重民”。詩人抓住了兩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勾勒出“負重民”艱苦的勞動和悲慘的生活。一個細節是“筋骸長彀十石弩”,寫“負重民”骨瘦如柴,背彎如弓,身負重物,步履維艱的神態。另一個細節是“半衲遮背是生涯”,寫的是“負重民”縫縫補補的破衣爛衫,僅僅能遮住半個脊梁。這兩個細節從不同的側面,寫出了“負重民”悲慘的命運:骨瘦如柴,衣不蔽體,還要在酷暑之中長街負重。這樣的細節刻畫逼真感人而且包含多層意蘊?!柏撝孛瘛眲谧髌D辛,卻所得無幾,自身還衣不蔽體,“飽兒女”就只不過是勉強活命罷了。
詩歌的第三層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詩人把“負重民”和富貴人家的牛馬相比,有錢人家的牛馬酷暑之中還要拉到樹蔭下乘涼,而“負重民”卻要長街奔走。極大的反差,強烈的對比,有著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更加激起讀者對“負重民”的深切同情,也啟發人們去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人不如畜”的不合理現象。詩人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從另外的角度做出了一點暗示?!疤旃ぷ髅窳季闷D,誰知不如牛馬福”,即使“民”生來就是艱辛的,但他們的命運也決不應該不如牛馬。詩歌的最后兩句,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深切的同情和對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的憤怒鞭撻。
張耒的“古樂府歌詞”,頗有張籍、白居易樂府詩風,常常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的描繪和警語式的說理相結合的方法,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首《勞歌》語言直樸,細節逼真,結語振聾發聵,是此類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上一篇:《再經胡城縣·唐·杜荀鶴》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城頭月落霜如雪·宋·張耒》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