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河北省·山海關》古詩詞賞析大全
山海關,我國明代萬里長城東端的重要關隘。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此關北依燕山,南臨渤海,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此關為東北與華北間的咽喉要沖,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有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之稱。題額 “天下第一關”的城樓雄踞關門上,關樓巍然矗立。登臨其上,南眺渤海,波濤浩淼; 北望長城,蜿蜒山巔,直插云表,令人心目怡霽,為之氣壯。
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關擁上京。
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
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
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詩名] 山海關 (全詩8句)
[作者] 黃洪憲,字懋忠,浙江嘉興人,明隆慶五年進士。
[注釋] ●古堞:古城上齒狀的矮墻。●滄瀛:碧藍的大海。●百二河關:指地形險要的河關,據險二萬兵可抵百萬。●銀海: 月光下照云海,光潔如銀。●槎:喻仙舟。●漢使:張騫。此句托出大海與天河相通的故事,說張騫曾去過天河。●玉關:玉門關,秦代蒙恬曾統兵30萬戍守東部一帶。此句是說山海關作為長城東端要塞,要象秦代守衛通往西域的玉門關一樣,駐以重兵。●星臨句:星,指蒼龍星,是東方七宿總稱,其六宿為“尾”,七宿為“箕”、“雙龍合”即指此二宿蒼龍星同時見于燕地上空,是有戰爭的預兆。●萬馬明:戰馬在月下看得清清楚楚,有戰爭即在眼前的意思。●飛羽:飛速傳遞的軍書。●請長纓:纓即長繩,即表示請命殺敵的意思。
東西誰界絕,封此一泥丸?
地接長城險,天浮渤海寬。
連山趨碣石,積水見辰韓。
吹角關門出,邊風馬首寒。
[詩名] 山海關
[作者] 湯右曾,字西崖,清代浙江仁和人。康熙進士、官翰林院掌學士、吏部右侍郎。其詩受王士禛影響,繼朱彝尊之后,為浙江詩派中堅。
[注釋] ●東西二句:用設問句贊揚山海關是東西二部分的界關,只須用一泥丸就可以把它封住,說明它地勢險要。《后漢書·隗囂傳》中有“臣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意思是說只要“一丸泥”的兵力,就可據險守住函谷關。此處用以比喻山海關。●地接二句:說它與萬里長城緊緊連接,另一邊則是水天蒼茫,天水相連。●碣石:指昌黎縣西北的碣石山,是曹操曾經登臨觀海的地方。●辰韓:指朝鮮半島古代三韓之一。這句意思是隔海與朝鮮相望。●吹角:軍士的號角聲。●關門出: 為出關門的倒裝。●邊風: 邊塞外的寒風。
山海關
杰閣從前代,平看碧海流。
千年留碣石,一發辨登州。
潮送斜陽落,風傳絕塞秋。
倚闌聊詠志,俊鶻下荒洲。
[詩名] 海上雜詩
[作者] 宋犖,字牧仲,清代河南商丘人。官至江蘇巡撫、吏部尚書。少有才名,工詩詞,與王士禎齊名。推崇宋詩,尤好蘇軾詩。這是一首寫秋天在山海關眺海的詩,抒發了意欲立功邊陲的志向。
[注釋] ●杰閣:指山海關關樓。●碣石:指碣石山。●一發句:從海上望去在海天連接處隱隱一發,好像就是登州。登州,山東半島東端蓬萊閣所在地。●俊鶻:說要像俊鶻一樣振翅高飛,直下邊遠荒洲,即邊地。鶻,鷹一類的鳥,也叫隼,兇猛善飛。
重關稱第一,扼險倚雄邊。
地勢長城接,天空滄海連。
戍歌終歲苦,插羽不時傳。
作鎮隆三輔,征輸困百年。
在德誠非易,臨風更慨然。
[詩名] 山海關
[作者] 玄燁,1682年第二次東巡,路過山海關時所作。
[注釋] ●重關句: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戍歌:軍旅征歌,多表示思鄉之苦。●插羽句:緊急軍情文書,上插有羽毛,頻頻傳向京城。●作鎮二句:山海關關隘險要,屏障著京都地區,但近百年來戰事頻繁,為征輸所困擾。●三輔:指京都地區。《漢書·景帝紀》:“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鳳,共治長安城中,是為三輔。”●征輸:為戰事運送物資。●在德二句:施行德政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今日在關樓臨風而思,更是感慨萬千。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國無此聲。
[詞名] 長相思·夜宿榆關
[作者] 納蘭性德,字容若,清康熙年間殿試賜進士出身,任康熙的一等侍衛,曾隨康熙到過許多地方,江南塞北都留有足跡。擅詩詞,尤善詞。王國維對他的詞作評價很高,在《人間詞話》里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注釋] ●榆關: 舊時山海關為臨榆縣東門,故又稱榆關、臨榆關。明代在此設山海衛,故后改稱山海關。●山一程、水一程:關之北為燕山余脈之覆舟、兔耳二山,關之南為浩茫渤海。●風一更、雪一更: 風雪聲與守城部隊之更聲相伴和。
朝朝海上望夫還,留得荒祠半仞山。
多少征人埋白骨,獨將大節說紅顏。
[詩名] 姜女祠
[作者] 玄燁
[注釋] ●姜女祠:即孟姜女廟,在山海關外13里望夫石之巔。建于宋朝,是根據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修建的。作為一代君王的玄燁巡游至此,表達了為君者應修明政治、不應窮兵黷武的認識。●望夫還:姜女祠后殿有一巨石,上刻“望夫石”三字,石上有小坑,俗傳是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跡。●半仞山:一仞為8尺;半仞,極言山之小。征人:指秦代被征筑長城的役卒。●大節:指孟姜女的貞節。傳說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至此,得悉丈夫勞瘁而死,痛哭不已,投海而死。●紅顏: 指孟姜女。
漫夸天下第一關,同室操戈自古然。
方睹秦皇刻碣石,旋臨魏武揮長鞭。
塞草窮秋荒朔漠,戍兵落日裊孤煙。
排排鴻雁南向北,蜿蜿油龍北向南。
極目登臨回首望,熊沙獵火照興安。
[詩名] 登山海關放歌 (全詩32句)
[作者] 公木,此詩作于1980年。
[注釋] ●漫夸:與同游者閑談中夸贊山海關。●同室操戈: 山海關是歷史上征戰之地,最大的一次爭戰是明軍與清軍之戰,作者認為中華大地上各民族間的戰爭,是同室兄弟鬩墻。●方睹二句:作者登山海關后,又登渤海之濱的碣石山,故有秦皇東臨碣石和魏武(曹操)揮鞭之語。●蜿蜿油龍句:指來自黑龍江大慶油田的油罐列車源源不斷地開往關內各地。●興安: 指興安嶺。
枕山襟海鎖八荒,萬里東端起勢昂。
爛漫春潮連紫霧,一樓風月述滄桑。
[詩名] 山海關
[作者] 王樹遠
上一篇:關于描寫《北京市·居庸關》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湖南省·岳陽樓》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