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清平樂》·賀鑄
賀鑄
陰晴未定,薄日烘云影。臨水朱門花一徑,盡日鳥啼人靜。厭厭幾許春情,可憐老去蘭成。看取鑷殘雙鬢,不隨芳草重生。
傷春悲秋,以遣興抒懷,本是舊時文人傳統,也是古典詩詞常見的題材。這篇新奇處,在于以春景襯托晚年落拓無成的境況,于幽閑中見怨切之情。
詞的上片寫景。起筆極為平淡,從日常閑居觀看天氣入手,已可看出詞人所事事、百無聊賴的心境。
詞的下片抒情。賀鑄雖有著貴族的出身,但由于他“近俠”的作風和耿直的性格,終身仕途并不通達。“厭厭幾許春情,可憐老去蘭成”正是抒發這種情緒。“厭厭”作愁苦,也可作微弱解。蘭成是南北朝時詩人庾信的小字,他的《哀江南賦序》中有“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于暮齒”的句子。賀鑄雖未逢喪亂,但也有流離之苦。他用庾信晚年的悲哀比況自己,情感上是相通的。“二毛”是黑發白發間生的意思,這也巧妙地引出下面二句。
詞的結尾兩句,用“鑷白”的典故,寫出詞人不甘老來落魄但最終絕望的心情。“鑷”是拔掉的意思。“看取鑷殘雙鬢,不隨芳草重生”,前句寫白發之多,竟至于要將兩鬢拔得殘禿。白發多,隱含詞人內心愁苦的深巨,而鑷殘又說明詞人留駐青春的愿望是何等的強烈。精到之處,更在后句:芳草會隨春而生,而拔去的頭發卻再也長不出了。
上一篇:劉弇《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陳師道《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