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金人捧露盤 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
記神京、繁華地,舊游蹤。②正御溝、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驄。③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④ 到如今、余霜鬢,嗟前事、夢魂中。但寒煙、滿目飛蓬。⑤雕欄玉砌,空余三十六離宮。⑥塞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fēng)。⑦
【注釋】 ①庚寅: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京師:北宋故都汴京(今開封)。②神京:即帝都。南朝·謝莊《世祖孝武皇帝歌》:“刷定四海,肇構(gòu)神京。”此指北宋故都汴京。③平康巷陌:唐長安丹鳳街有平康坊。五代后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長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進(jìn)士,以紅箋名紙游謁其中。”后以此為妓女所居地之泛稱。④解衣沽酒:沽,買也。此語本李白《將進(jìn)酒》詩:“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⑤寒煙:此指寒食輕煙。唐代制度,皇帝于寒食節(jié)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日。節(jié)當(dāng)暮春。飛蓬:原指蓬蒿草,秋枯根拔,風(fēng)卷而飛。此處聯(lián)系上下文所寫所歷暮春之時,飛蓬乃指暮春東風(fēng)中的飛絮落紅。用飛蓬,亦寓含自身形如飛蓬、漂泊他鄉(xiāng)之感。⑥雕欄玉砌:語本李煜《虞美人》詞:“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三十六離宮:語本漢班固《西都賦》:“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⑦塞笳:笳,即笳笛。漢時流行于西域少數(shù)民族間,初卷竹葉吹之,與樂相和,后以竹為之。塞笳指金人的樂器。二句語本蔡琰《悲憤詩》:“胡笳動兮邊馬鳴,孤雁歸兮聲嚶嚶。”
【譯文】 舊地重游,不禁追懷昔日在神京帝都繁華之地的行蹤。那正是御溝春水溶溶的時節(jié),騎著繡鞍金勒青驄寶馬,騁躍在紅粉佳人爭妍斗艷的平康巷陌。解衣?lián)Q酒,沉醉于弦管歌吹、柳綠花紅之中。
到如今,只留下兩鬢霜雪,嗟嘆昔日情事一去不返,只能牽系于夢魂中。眼前但見寒食輕煙繚繞,滿目隨風(fēng)播弄、漂泊無根的飛絮落紅。昔日的雕欄玉砌仍在,只是人去樓空,空留下三十六離宮。幾聲異邦笳笛,驚起暮天鴻雁,飛翔在寂寞的春風(fēng)中。
【集評】 宋·黃升:“曾純甫東都故老,及見中興之盛者,詞多感慨,如《金人捧露盤》、《憶秦娥》等曲,凄然有黍離之悲。”(《花庵詞選》)
清·沈雄:“其奉使舊京作上西平(按即指本篇)……感慨淋漓,甚得大體,人所不及也。”(《古今詞話·詞評上卷》)
清·陳廷焯:“黍離麥秀之悲,暗說則深,明說則淺。曾純甫詞,如‘雕欄玉砌,空余三十六離宮。’詞極感慨,但說得太顯,終病淺薄。”(《白雨齋詞話》卷六)
【總案】 此詞之病,不僅在說得太顯,也在上下片今昔轉(zhuǎn)折處的平淡直下,缺乏跌宕頓挫之勢。不過它的長處在于將黍離之悲寫得十分凄切淋漓,這卻是不可抹殺的。陳廷焯的話,攻其一點(diǎn),不及其余,未可全信。
上一篇:李清照《醉花陰》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
下一篇:張孝祥《雨中花慢》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