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瑪托娃·愛情》中外哲理詩賞析
時而化為一條小蛇盤成團,
在你的心頭施巫術;
時而化一只鴿子,成天間
在乳白的窗口咕咕咕。
時而閃光在眩目的霜里,
時而隱現在紫羅蘭的夢中……
但它總堅定地悄悄引著你
一步步遠離歡樂與安寧。
在思念的小提琴的祈求中
它會如此甜蜜地哭泣,
而在你還不熟識的微笑中
猜出它,又何等使你戰栗。
愛情是一種復雜的、多方面的、內容無比豐富的現象。它是人類一種有意識的活動,從古到今,人跡所至,它無處不在,文學藝術以其為永恒詠唱的主題。早在《舊約全書》的《雅歌》中就有詩云:“愛情,大水不能熄滅,洪水也不能淹沒……”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為之留下了動人的篇章。千人千面,絕無雷同,這正可謂是一個不可窮盡的題材。莎士比亞在《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一劇中,借劇中一對戀人之口下過這樣的斷言:“要想定出被愛的界限”,“那您就得開辟新地域、新天堂”。著名的抒情大師阿赫瑪托娃就飽蘸激情,在20世紀的詩壇中建構起了自己獨特的愛情的殿堂。
阿赫瑪托娃的詩歌創作是與她的愛情生活緊密相連的。1910年,她21歲時,同當時著名的貴族詩人尼古拉·古米廖夫結婚,婚后才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其早期詩作多數都以愛情為主題。然而不幸的是,古米廖夫用情并不專一,幾年之后,他們便分居、離異。由愛而恨,失敗的婚煙生活,為她的詩歌帶來了幾分惆悵、傷感、苦澀、怨恨的情調。也許正是這種特殊的生活經歷,使得阿赫瑪托娃對愛的內涵有了更為深刻、獨到的理解。在她的愛情詩中,真摯、熾熱的情感里,總是摻雜著憂傷與歡樂、渴望與失落,執著與徬徨等矛盾、迷惘的心理,因此人稱“百感交集的抒情日記”。美國一位學者甚至這樣形容:“她的全部作品讀起來就象是一個為分享人世間愛情的悲歡離合而逃出修道院的激情修女的抒情日記。”《愛情》一詩就集中表現了女詩人獨特的“百感交集”的情感認識。
這是一首只有12行的短詩,何以稱得上是“百感交集”呢?你看,在作者筆下,愛情“時而化成一條小蛇”,盤踞心頭,施展巫術,盅惑人心;時而又變成信使,象可愛的鴿子,在愛人心靈的窗口咕咕細語,傳遞著思念的情意;有時,它又會出現在熱情冷卻之后凝結的冰霜中,閃著耀眼的光芒;有時,又象溫馨的紫羅蘭,顯示出愛的夢想……四個巧妙的比喻,有動有靜、有冷有熱、有虛有實、有聲有色,形象地顯示出相愛者悲歡離合之中,細微、變幻莫測的情感變化——在溫暖、幸福、甜美的情思中,帶來“遠離歡樂與安寧”的心靈的騷亂。正可謂“割不斷,理還亂”啊!
在最后一節詩中詩人進一步寫道: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愛情攪人不安、惹人煩亂,而且在如泣如訴的思念中,讓人“甜蜜地哭泣”,在“不熟悉的微笑”中,帶來心靈的顫栗,這樣,長相思的甘苦,人生初戀的神秘,也盡在其中了。
這真是一首奇妙的愛情寫真集,它把戀人離合的悲歡、愁怨、隱痛,初戀、相思的甘甜、感傷、溫馨……統統融化在這首短詩中。正象莎士比亞所形容的:愛情,“它使眼睛增加一重明亮,戀人眼中的光芒可以使猛鷹眩目;戀人的耳朵聽得出最細微的聲音,在任何鬼祟的奸謀都逃不過他的知覺;戀人的感覺比戴殼蝸牛的觸角還要微妙靈敏……”阿赫瑪托娃以其特有的敏感的藝術“觸角”,利用一連串的比喻,在鮮明的對比中,細致入微地概括出了充滿矛盾、變化多端而又豐富多彩、不可思議的愛情的人生體驗和生活哲理。詩歌委婉、細膩,耐人尋味,同時,給人以美妙、深刻的遐思。
上一篇:《拉馬丁·湖畔吟》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彼特拉克·愛的矛盾》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