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木蘭花慢·范成大》
古人吾不見,君莫是、鄭當時。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動京師。諸公任他袞袞①,與杜陵野老共襟期②。有客至門先喜,得錢沽酒何疑。 昔年連轡柳邊歸。陳跡恍難追。況種桃道士,看花才子,回首皆非。相逢故人問訊,道劉郎去久無詩。把作一場春夢,覺來莫要尋思③。
①袞袞,源源不斷而繁雜,此處指“諸公”的顯達地位和奢靡生活。 ②杜陵野老,即杜甫。杜甫和少陵頗有淵源,他曾長期居住在少陵附近,又因遠祖杜預本是長安人,所以自稱“少陵”“少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襟期,襟懷﹑志趣。 ③覺,醒。
這首詞是作者借古抒懷之作,通過對古人舊事的回憶,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
詞的上片,作者回憶了一位鄭姓隱士與杜甫深厚的情誼:那些古人已經一去不復還了,你也不必再去追問當初之事。詞的前兩句,作者以不問之問引入對古人舊事的回憶,為全詞定下了嘆惋的基調。上片后幾句,作者引用漢代鄭璞的典故,并化用了杜甫《醉時歌》中詩句:漢代隱士鄭璞曾躬耕谷口,而此詞中的隱士應為鄭虔。想當年,鄭虔的詩、書、畫被玄宗評為“三絕”,道德遠超羲皇,才學抗行屈宋,名動京師,仕途總是坎坷,他倒也淡泊名利。鄭虔年近六十時初遇當時三十九歲的杜甫,二人推心置腹、共敘懷抱,開懷暢飲,聊以解愁。作者在此化杜詩中“諸公袞袞登臺省”為“諸公任他袞袞”,化“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疑”為“得錢沽酒何疑”。“任”更顯二人淡泊名利、曠放絕俗;“何”變否定句為反問句,高度贊揚了這對忘年交的相濡以沫之情。
詞的下片,作者通過追憶自己往年行跡及劉禹錫舊事抒發了人生如夢的感慨:連年顛沛,客居異鄉的生活終于結束了,過往的舊事恍如一夢,難以回首。下片前兩句,作者又是通過對往事的感慨引出了對前人舊事的思索,由實入虛。“況種桃道士”“道劉郎去久無詩”句化用了劉禹錫《再游玄都觀》中“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句。“種桃道士”借指打擊王叔文革新集團、貶逐劉禹錫和柳宗元等八人、制造“八司馬事件”的當權者;“劉郎”是劉禹錫自指,他不畏高壓,不怕迫害,敢于斗爭、堅韌不拔。“回首皆非”四字:當年那趾高氣揚的當權者、那不畏高壓的斗爭者已然煙消云散。相逢的舊友提到這件事,也只是感嘆劉禹錫之后久無好詩。言外之意是,政治的風云紛爭平息之后,能夠留下來的恐怕只有德行與才華。詞作至此,作者的思緒又回到現實:那就把過去的日子當作一場夢吧,夢醒之后就別再苦苦地追尋了。可見作者置身官場多年,已經看慣了政治上的風云變幻,感覺人生如夢,修才守德才是真。感慨之外,透露出作者似禪非禪的超脫之意。
作者在這首詞中通過用典、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借古抒懷。上片組合了山房、谷口、袞袞諸公、杜陵野老、酒等意象,通過對曾經因才德轟動一時卻不得志的鄭虔、同樣抱負遠大卻沉淪抑郁的杜甫二人友情的追憶,高度贊揚了二人淡泊名利、曠達絕俗的豪情;下片突出種桃道士、看花才子、劉郎等意象,追尋劉禹錫題詩抗爭當權者的舊事,抒發了政治風云如夢、才德之名永存的感慨。
●木蘭花慢,本是唐教坊名,宋時變為詞調,并演化成慢調。雙調一百零一字,平韻。
●谷口典故:“谷口”,漢代縣名,在今陜西禮泉縣東。漢代有隱士鄭璞,躬耕于谷口。據皇甫謐《高士傳》記載,鄭璞是谷口人,以清高聞名。漢成帝的舅舅想重禮聘他,他堅決不去。后人多用鄭璞躬耕之處谷口來代指清高有才的隱士。唐代大詩人杜審言《夏日過鄭七山齋》中“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句就引用了鄭璞的典故,記錄了他和鄭璞這一高潔隱士的深厚情誼。
借古人舊事抒發自己的感慨,是本詞的一大特色。也是詩詞創作的一大類別。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首聯兩句,一問一答,一個“尋”字,表明作者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并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柏森森”還渲染了一種安謐、肅穆的氣氛。頷聯兩句,由遠及近,寫丞相祠堂的內景。碧草映階,足見草深,黃鸝隔葉,足見樹茂。此種景致襯托出了祠堂的荒涼冷落,詩句中“空”和“自”運用得極妙,還含有碧草與黃鸝并不理解人事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這一層意思。頸聯兩句,既直接展現了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忠心和生平業績,也通過劉備三顧茅廬的賞識之舉側面烘托了諸葛亮的蓋世才能。尾聯兩句緊承頸聯,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抒發了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
本詩的意象選用恰到好處:森森松柏烘托了蜀相祠的安靜、肅穆;碧草、歌聲婉轉的黃鸝則襯托出了一份荒無人跡的孤寂、凄涼;劉備三顧茅廬之舉、諸葛亮開濟兩朝之事全面展示了蜀相的才能與忠心,蘊含了詩人無盡的仰慕;諸葛亮未竟的事業將詩人的痛惜之情展現無余;淚滿襟的英雄更是引來了多少代壯志未酬之人的深深嘆息。與杜詩的沉郁頓挫相比,范詞則更加地迷離超脫。
把作一場春夢,覺來莫要尋思。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上一篇:宋詞《朝中措·曾覿》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水調歌頭·張孝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