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桂《過湖》宋山水詩鑒賞
俞桂
舟移別岸水紋開,日暖風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橫畫軸,白鷗飛處帶詩來。
俞桂是宋末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從詩中所寫景色特點看,過湖當是乘舟過杭州西子湖。
起筆緊扣詩題,寫過湖離岸情景。蘭橈初舉,畫舫輕移,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漣漪。“水紋開”,表明風平浪靜,湖面如鏡,因為輕舟移動,才漾開水紋。第二句寫景兼點時令。落梅在初春時節。宋時西湖孤山上有一片梅林,因林逋的詠梅詩而聞名遐邇。寫落梅,就抓住了西湖早春的典型特征。“日暖”,是身所感,“風香”,是鼻所聞,“落梅”,是眼所見、膚所觸。陽光和煦,惠風和暢,疏枝橫斜,香氣浮動,梅瓣如細雨般悄悄地飄落。詩人在這七個字中幾乎調動自己的通體感覺,描繪出西湖早春的旖旎風光。景中也透露出他的賞心悅目之感、愉快輕松之情。
詩人在舟中遠眺對岸的山色,只見蒼翠的山巒蒙著一層淡淡的霧氣,呈現出一種隱隱約約、迷離朦朧的美。詩人忽然感覺到,眼前好象展開一幅山水長卷畫軸,這是造化揮動神筆描繪出來的吧?它那么清新、淡雅、自然、和諧,比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水墨寫意圖卷還美。蘇軾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中饒有畫意,他常常以詩人兼畫家的眼光來觀察自然景物,融繪畫表現技法入詩。而宋人則干脆把詩中景致比喻為繪畫。林逋吟詠西湖孤山的詩中,就有“陰沉畫軸林間寺”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的名句。俞桂的“山色蒙蒙橫畫軸”同一手法。但他用一個“橫”字,賦予畫面以動態,并表現出他平視遠眺的角度,以及畫面的開闊、曠遠。
正當詩人怡然觀賞這幅山色空濛、湖光瀲滟的畫卷之際,一只白鷗翩翩飛來,在藍天、麗日、青山、碧水之間,悠然自得地翱翔,畫面的色彩更加鮮麗、豐富,靜景一下子動起來了,顯示出活潑的生機。這使詩人靈感頓生,他抓住這瞬息即逝的妙境,把它收攝進詩中,寫出了“白鷗飛處帶詩來”。他不說白鷗引發自己的詩情,卻說是白鷗帶詩飛來,移情入物,將白鷗寫成為一名詩的使者。真是想象新奇,充滿情趣,使全篇詩畫相映,融成一體,可謂妙筆生花,境界全出。
南宋詞人姜白石曾在一首詠蓮的《念奴嬌》詞中,寫了“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這里的“白鷗飛處帶詩來”,同一機杼,都是靈心妙手寫出的佳句。
上一篇: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方回《過湖口望廬山》金、元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