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歌·《小雅》·伐木》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見于《小雅》,是宴會親友時所唱的樂歌,充分表現了人們對獲得真正友愛的渴求之情。
原文
伐木丁丁①。鳥鳴嚶嚶。
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相彼鳥矣②,猶求友聲;
矧伊人矣③,不求友生?
神之聽之④,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⑤。釃酒有藇⑥。
既有肥羜⑦,以速諸父⑧。
寧適不來⑨?微我弗顧⑩!
於粲酒埽⑪,陳饋八簋⑫。
既有肥牡⑬,以速諸舅⑭。
寧適不來?微我有咎⑮!
伐木于阪⑯。釃酒有衍⑰。
籩豆有踐⑱,兄弟無遠⑲。
民之失德⑳,乾餱以愆㉑。
有酒湑我㉒,無酒酤我㉓。
坎坎鼓我㉔,蹲蹲舞我㉕。
迨我暇矣㉖,飲此湑矣㉗。
注釋
①丁丁(zhēng zhēng):伐木聲。 ②相:看。 ③矧(shěn):況且。 ④這兩句祈求神靈鑒聽,以賜和平之福。 ⑤許許(hǔ hǔ):鋸木聲。 ⑥驪(shī)濾酒。藇(xù):甘美。 ⑦羜(zhù):羊羔。 ⑧速:召請。諸父:同姓長輩。 ⑨寧:何。適:往。 ⑩微:無,勿。顧:念。這句倒裝,就是勿弗顧我。按上二句一說:寧,寧愿;適,剛巧;微,非;弗顧,不去往請。大意即朱熹說:“寧使彼適有故而不來,而無使我恩意之不至也。” ⑪於(wū):嘆詞。粲:明凈。 ⑫饋:食物。簋(guǐ):食具。八簋言其多。 ⑬牡:指公羊。 ⑭諸舅:異姓長輩。 ⑮咎:過錯,可作使動。 ⑯阪(bǎn):山坡。 ⑰衍:滿溢。 ⑱籩豆:竹、木食具。踐:陳列。 ⑲兄弟:平輩親友。 ⑳民:人。失德:失去恩德,謂招致怨恨。 ㉑干餱:干糧。愆(qiān):過失。這句意謂因飲食小事而失和。 ㉒湑:濾酒使清。我:語助詞。 ㉓酤:同詁。 ㉔坎坎:鼓聲。 ㉕蹲蹲(cún cún):同墫墫,舞貌。 ㉖迨(dài):及,趁。 ㉗湑:指清酒。
賞讀
第一章以伐木聲引起鳥鳴起興。鳥兒叫聲和諧、柔美,鳥從深深的幽谷飛向高高的喬木,以美妙的聲音殷勤求友。詩人由鳥的求友行為聯想到人們之間更需要友情,并幻想如果獲得友情,神靈就會降福給自己。第二章、第三章具體寫宴請招待親友的過程。以長幼順序,由諸父諸舅寫到兄弟,行文次第井然而又有互見互補作用。飲食的豐盛、態度的謙恭表現詩人對獲得友愛的志誠。最后六句寫宴會進入高潮的情景。痛飲狂舞的熱鬧場面,反映出親友之間濃厚的友愛之情。
詩歌從自然現象說起,運用比興、聯想,通過具體場面的鋪敘,充分表達了人們對友愛的渴望。
上一篇:《唐詩·劉希夷·代悲白頭翁》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陳與義·傷春》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