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陽羨歌》
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游洞穴滄波下。②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跨。③ 解組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④元龍非復少時豪,耳根清凈功名話。⑤
【注釋】 ①陽羨歌:本篇詞調為《踏莎行》,“陽羨歌”是作者根據文義改題的新名。亦自殘宋本《東山詞》卷上抄出。“千載猶橫跨”及“社”等六字原缺,《全宋詞》據宋·史能之《咸淳毘陵志》卷二三所載補足。陽羨。即今江蘇宜興。②山秀芙蓉:語本李白《望九華山贈青陽韋仲堪》詩:“秀出九芙蓉。”芙蓉,荷花。溪明罨(yan演)畫:《太平寰宇記》卷九二《常州·宜興縣》:“圻溪,今俗呼為‘罨畫溪,’在縣南三十六里。源出懸腳嶺,東流入太湖。夾岸花竹,照映水中。”罨畫,雜色之彩畫。真游洞:即宜興之張公洞。古老傳云張道陵居此求仙,因有“張公”之名。真,仙人。③斬蛟靈:唐·徐堅等《初學記》卷七引晉·祖臺之《志怪》:“義興郡溪渚長橋下有蒼蛟,吞啖人。周處執劍橋側伺,久之,遇出,于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創,流血滿溪,自郡渚至太湖句浦乃死。” 長橋:在宜興縣,晉代周處少時斬長橋下食人蛟,即此處也。④解組投簪:解下隨身佩帶的官印,摘除頭上所戴之冠,扔去發簪。謂棄官。求田問舍:《三國志·魏書·陳登傳》:“許汜與劉備并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黃雞白酒:謂農家酒食。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詩:“白酒初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杜:志趣相投者結成的團體。⑤元龍:《三國志·魏書·陳登傳》:“陳登者,字元龍。” 耳根清凈:佛家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后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莊嚴六根,皆令清凈。”
【譯文】 張公山兀立如蓮花,罨畫溪明麗如彩畫。仙人駐跡修行的洞穴呵,蜿蜒深入江湖下。我登長橋迎風立,慨想當年周處在此把蛟殺。殺蛟的英雄今在哪?惟見長橋千古猶在水上跨。
解了官印摘烏紗,到宜興來買田置房舍。黃雞肥呵白酒辣,和漁父樵夫結個社。年輕時也曾豪氣十足似陳登,年老后再不犯那份傻。只求耳根長清凈,聽不見那些功名利祿的混賬話!
【總案】 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賀鑄五十八歲,自清致仕,卜居蘇、常二州。本篇地紀常州宜興,且為休官后語氣,應是晚年之作。詞中用《三國志》典故自比陳登,卻道“元龍非復少時豪”,如今也學許汜來“求田問舍”了。然試觀上片,他對周處為民除害的英雄業績不勝神往之至,其少時之豪氣又何嘗盡除?所以“求田問舍”者,實因空有奇才而未獲昏憒之上層統治集團的賞識,無可奈何,聊復爾爾。末二句讀來曠達,而骨子里正不知有多少酸辛!此處用典甚妙,妙就妙在字面上反其意,語氣上反其言,負負得正,精義仍歸于肯定陳登暨自己的“少時豪”。使事而不為事所使,是善用典者。
上一篇:晏幾道《阮郎歸》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賀鑄《陌上郎》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