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 瑟
李商隱①
錦瑟無端五十弦②,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③,望帝春心托杜鵑④。滄海月明珠有淚⑤,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⑥,只是當時已惘然。【注釋】
①李商隱(約813—858),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自其祖輩起,移居鄭州滎陽。他的先祖是李唐王室旁支,自其高祖以后家境已衰落,祖輩幾代歷官均不過縣令。詩作文學價值很高,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尤精于七律,有“七律圣手”之稱。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因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滎陽。
②“錦瑟”句: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撥弦樂器,通常二十五弦。無端:猶何故。沒來由,無緣無故。五十弦:這里是托古之詞。作者的原意,當是說錦瑟本應是二十五弦。此隱隱有悲傷之感,乃全詩之情感基調。
③“莊生”句:《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之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
④“望帝”句:《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于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
⑤珠有淚:傳說南海外有鮫人,其淚能泣珠。
⑥可待:豈待,何待。
【詩本事】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兩個字。自宋元以來,對此詩詩意揣測紛紛,莫衷一是。有認為是詠物,也有其他說法。如宋人許彥周記錄趙深所說,以為這首詩是李商隱聽了令狐楚家妓彈奏錦瑟以后寫的。但近來注家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
【賞評】
錦瑟五十弦之多,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易失的似水華年。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然忘卻自身,夢醒后,莊周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何往。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多少人的夢境,不復成寐。一切都是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人生無常。瑟聲如月輝,彌漫天地。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這皓潔之月為天上明珠,又怎會不是鮫人泣淚而成呢?瑟聲之清寥悲苦,正如滄海遺珠,鮫人的淚珠也只是如藍田的玉,在日光煦照下,玉氣冉冉上騰,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只是一場遙不可及的夢。這一切豈待今朝回憶,早在當時已是令人不勝悵惘了。
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錦瑟華年是時間的空,莊生夢蝶是空,望帝鵑啼是空,滄海遺珠是抱負的空,藍玉生煙是理想的空,當時已惘然、追憶更難堪的“此情”是情感的空。在這空中,幻出錦瑟華年等一系列色相。作者見色生情,傳情入色,因色悟空。錦瑟華年所經歷的種種人生遭際、人生境界、人生感受,是如此的凄迷、無奈、失落。然而,也正是這種色空觀、無常感形成了李商隱詩歌哀艷的藝術魅力。
【詩評選輯】
①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校箋》卷下:商隱依彭陽令狐楚,以箋奏受知。后其子绹有韋、平之拜,浸疏商隱。重陽日,義山造其廳事乃題云:“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郎君位重施行馬,東閣無因得再窺。”绹見之慚恨扃閉此廳,終身不處。
②金·元好問《論詩絕句》: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③明·王世貞《藝苑卮言》:李義山《錦瑟》詩中二聯是麗語。作適怨清和解,甚通。然不解則涉無謂。既解則意味都盡,以此知詩之難也。
④宋·劉攽《貢父詩話》云:《錦瑟》詩,人莫曉其意,或謂是令狐楚家青衣也。
⑤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二引黃朝英《緗素雜記》曰:義山《錦瑟》詩云……山谷道人讀此詩,殊不解其意,后以問東坡。東坡云:“此出《古今樂志》,云: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適也;“望帝……”,怨也;“滄海……”,清也;“藍田……”,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史稱其瑰邁奇古,信然。
上一篇:《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閑居》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