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滿江紅》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①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②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③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④ 龍虎散,風云滅。⑤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⑥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⑦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⑧
【注釋】 ①太液芙蓉:喻已身。白居易《長恨歌》:“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太液池在漢建章宮北,唐長安大明宮中也有太液池。渾:全。這幾句寫自己眼前的憔悴。②春風雨露:喻君恩。玉樓金闕:泛指南宋宮殿。③蘭簪:本為女子插在髻上的首飾。這里借喻宮中后妃。暈潮:形容臉上泛起羞紅的光彩。蓮臉:指面容美如蓮花。④鼙鼓:見汪無量《水龍吟》注②。揭天:震天。⑤風云:《易·乾·文言》:“云從龍,風從虎,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后人常以龍虎形容君王的氣派,以風云喻人的際遇或局勢。⑥山河百二:借指南宋的江山。《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 ⑦關山月:關塞山川之曉月。《關山月》原是漢樂府橫吹曲名,多寫邊塞之情。此處借用。⑧從容:舒緩不迫。這兩句是指渴望不要受到脅迫侮辱,能夠被容許到一清靜所在安度余生。
【譯文】 太液池的芙蓉花,完全失去了舊日的風姿美色。還曾記得,昔日皇宮中春風和煦,雨露承恩,升平歡歌。宮內后妃中,我美名四播,蓮臉生花,紅潤彩艷,經常承歡侍宴在君王之側。忽然一聲,戰鼓震天而來,繁華頓時消歇。
君王大臣皆作鳥獸散,風云變幻,灰飛煙滅。千古的愁恨,由誰來訴說?面對大好山河,悲哭欲絕,淚滿衣襟,斑斑成血。客館之中,夢里依然是塵土飛揚,半夜驚覺。破曉上路,宮車碾過了山川關塞和灑遍大地的明月。請問嫦娥,能不能舒緩不迫,讓我與明月同圓同缺。
【集評】 宋·文天祥:“王夫人至燕,題驛中云:‘……。’中原傳誦,惜末句少商量。”(《指南后錄》卷一)
清·況周頤:“趙文敏《木蘭花慢·和李筼房韻》云:‘但愿朱顏長在,任它花落花開。’‘言為心聲,是亦‘隨圓缺’之說矣。”(《蕙風詞話》卷三)
清·陳廷焯:“凄涼怨慕。和者雖多,無出其右。”(《放歌集》卷二)
【總案】王清惠為宋宮廷昭儀,被擄北上,在驛站墻壁上題了這首詞,抒寫亡國的哀痛。同時的文天祥、鄧剡、汪元量等皆有和詞。她留戀舊日宮中富貴華美的生活,痛惜故國淪喪,被迫流離。詞中寫出了北行途中的艱辛困苦和擔驚受怕,亦表明自身愿隱居避世,決不靦顏事敵的心志。上闋以花喻人,貼切工整,下闋賦筆直書,凄苦悲切。寫出了親身經歷宮廷生活巨變的后妃們的獨特感受。全詞雖為紀事,然不做平鋪直敘,今昔交錯,頓挫起伏。感情傾瀉而出,又極沉郁凝重。文天祥以為結句不妥,過于委婉。其實,王清惠的語氣雖委婉,志向卻很明確。作為一位昔日宮中的弱女子,也只能做如此反抗。況且,同時的七尺男兒,能趕上王清惠的就已寥寥無幾。
上一篇:文天祥《滿江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汪藻《點絳唇》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