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1,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2,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3,捻金雪柳4,簇帶爭濟楚5。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6。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釋】
1. 吹梅笛怨:笛中有落梅花曲。
2. 中州:通常指河南省,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
3. 鋪翠冠兒:裝飾著翡翠的帽子。
4. 捻金:以金線捻絲。雪柳:絹或紙做的花,捻金雪柳是宋時元宵節(jié)婦女應(yīng)時的裝飾。
5. 簇帶:簇,叢聚;帶,通“戴”,即頭上插戴很多裝飾物。濟楚:齊整、漂亮。
6. 怕見:猶言懶得。
【譯】
燦爛的落日,像是正在熔化的黃金,
暮色中的云霞,像是聯(lián)綴的美玉,
而我心中的人兒,卻不知在哪里。
柳色在煙靄的渲染中更顯得茂密,
遠近飄拂著傳達梅花哀怨的笛曲,
春意是何等地濃郁。
此時正是元宵佳節(jié),
更兼是風和日暖的天氣,
此情此景,心中豈能沒有風雨?
謝絕了來接我的寶馬香車,
謝絕了邀我同游的酒朋詩侶。
記得當年在未淪陷的故都,
閨門中多有閑暇,
又特別重視正月十五。
我頭戴著翠玉冠兒,
點綴著叫做“雪柳”的飾物,
打扮得楚楚動人、令人羨慕。
如今已人老珠黃,
環(huán)鬢間如染著一層風霧,
只怕是,大門兒也難出。
還不如,在門簾兒底下,
聽別人笑語。
【評】
此詞是易安晚年流落臨安所作。
詞人選取了一個典型的時間 元宵佳節(jié),以“中州盛日”與今日的淪落南國,以“閨門多暇”與“如今憔悴”,以美景與悲情,以“來相召,香車寶馬”,他人的歡樂喧笑與自己“謝他酒朋詩侶”、“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多層次的交織對比, 極寫家國之痛,暮年之悲。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極寫春日傍晚之美景,用語典雅工致,卻以“人在何處”結(jié)之,在句中形成反襯對比。“染柳煙濃,吹梅笛怨”從“人在何處”承續(xù),滿目哀怨,卻承之以“春意知幾許”。至“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又承之以“春意”,寫以樂景,卻又轉(zhuǎn)折為“次第豈無風雨”。以上三大句,以頂針手法,結(jié)構(gòu)情緒,樂哀轉(zhuǎn)折,極為深曲。“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是第四次的樂哀對比和轉(zhuǎn)折,也是展開下片的樞紐。只有“謝他”,才會有詞人此刻悲壯的孤獨,歷史的回顧,反之,也可說下片都是對此舉的詮釋。
“中州盛日”以下至“簇帶爭濟楚”,皆為往日之回顧,極寫少女之美,中州之盛,正反襯今日之凄苦心境。“如今憔悴”以下,一氣貫注,以極通俗之口語寫出極復(fù)雜之心態(tài)。
全詞寫出了一個淪落南國的老婦的暮年心態(tài),卻以小見大,寫出了一個時代,一段歷史,無怪后來劉辰翁誦此詞,要為之泣下。
上一篇:晁補之《永遇樂東皋寓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洪皓《江梅引憶江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