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這首詩寫一位女子在丈夫遠行前夕,巧借與丈夫同玩博戲“長行”之機,諧音雙關,囑咐丈夫此次遠行要如期歸來,以免使她長受相思之苦,表現出她對自己丈夫的深摯情愛。
首句“井底點燈深燭伊”,妙用燈謎諧語,寫女主人公對丈夫的深切叮囑。“井底點燈——深燭”,這是一個燈謎,十分有趣,而又寓意深刻。這里的“燈”,即“燭”,“燭”,又與“囑”諧音,寓叮囑、囑咐之意。“伊”,指女主人公的丈夫。次句“共郎長行莫圍棋”,寫女主人公提議,與自己的郎君一同來玩“長行”,不玩“圍棋”。“長行”,古代博戲工具。《國史補》云:“今之博戲,有長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黃、黑各十五,擲采之骰有二。其法生于握槊,變于雙陸。后人新意,長行出焉。”這里以“長行”諧長途旅行,即遠征。“莫圍棋”即不下圍棋。圍棋:中國傳統棋種。起源甚古。先秦史官所撰之《世本》云:“堯造圍棋,丹朱善之。”西晉張華《博物志》云:“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隋唐時始傳至日本,后成為日本開展最廣泛的棋種之一。多為兩人對局,用棋盤和棋子進行。著法復雜多變,頗能啟發人的智力。這里“圍棋”與“違期”諧音。將以上二句連起來,便構成一篇頗為有趣的青年夫妻家庭生活的畫面。人物為一對青年夫妻。畫面上表現的是:丈夫第二天要出門遠行。入夜時分,女主人公點起燈燭,先讓丈夫猜了一個燈謎:“井底點燈——深燭”。接著她提議與丈夫(“郎”)一同玩博戲“長行”,不玩“圍棋”。然后她向丈夫解釋了這樣做的用意:我讓你先猜一個“井底點燈——深燭”的燈謎,是要在你“長行”之前深重地囑咐你。我同你一起玩博戲“長行”,是說我明天要為你送別,我要送你很遠很遠,以表示我對你的戀戀不舍之意。我不讓你玩“圍棋”是囑咐你這次“長行”切“莫”違期,一定要如期還家。這二句,生動地刻畫出女主人公的形象,一個活潑潑的天真癡情而又聰明智慧的女子形象栩栩如立紙幅之上!
三、四句“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再從女主人公與丈夫同玩“長行”的骰子中間有相思子出發,引出她在與丈夫別后的“入骨相思”之情。“骰子”,諧音“骨子”,又可以比作人的身體。“紅豆”,一名相思子。唐李匡乂《資暇集》下:“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其木,斜斫之則有文,可以彈博局及琵琶精。……其子若豆,處于甲中,通身皆紅。李善云其實赤如珊瑚是也。”王維《相思》(一作《相思子》)詩云:“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云:“唐人骰子凡四點當加緋者,或嵌相思子其中。”這里“紅豆”又可以比作女主人公的紅心。但這里“玲瓏骰子安紅豆”主要是突出“相思子(伊)”“入骨”,也就是“入骨”地“相思子(伊)”。這正好用來諧音借比女主人公對丈夫別后的深長相思之情,極為貼切,極為生動。“知不知?”一個反詰,催人回答,催人深思。言外之意是讓自己的丈夫及早知道自己對丈夫的深情,囑咐他別后也要像“玲瓏骰子安紅豆”一樣,對她作“入骨”的“相思”。這二句,進一步表現出女主人公的活潑、天真癡情而又聰明智慧的個性特點,同時又表現出她的率直。
詩貴創新。不能創新的人是不配佩戴“詩人”這頂桂冠的。閨情詩寫作者頗多,但溫庭筠卻能設想奇特,別開生面,極富創造性。再就詠寫相思子來說,王維的《相思》(一名《相思子》)一詩已是婦孺皆知的名作,但溫庭筠并不就此甘拜下風,而是另辟蹊徑,又用“玲瓏骰子安紅豆”,寫出一種“入骨相思”來,自可與王維之詩相媲美,可見溫庭筠不愧為晚唐名家之一。
上一篇: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溫庭筠《楊柳枝八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