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風《其一》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大雅久不作2,吾衰竟誰陳3?
王風委蔓草4,戰國多荊榛5。
龍虎相啖食6,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7,哀怨起騷人8。
揚馬激頹波9,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10,憲章亦已淪11。
自從建安來12,綺麗不足珍13。
圣代復元古14,垂衣貴清真15。
群才屬休明16,乘運共躍鱗17。
文質相炳煥18,眾星羅秋旻19。
我志在刪述20,垂輝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21,絕筆于獲麟。
【注釋】
1.古風:即古詩。李白《古風》繼承了傳統的詠史、詠懷、感遇詩的寫法,論述自己的生平抱負和玄宗后期的政治文化。這一組詩可能是天寶至德間所作。第一首有開宗明義的意思,要在文化上有所建樹。
2.大雅:《詩經》的一部分,這里指《詩經》。作:興。班固《兩都賦序》:“王澤竭而詩不作。”這里指周代“盛世”的過去。
3.“吾衰”句:是說孔丘那種感嘆盛世衰落的心情向誰說呢?《論語·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衰:衰老。陳:陳述,述說。
4.王風:王者之風,王者的教化。委蔓草:棄于蔓草,形容其衰頹。
5.荊榛:荒蕪雜亂的樣子。指戰亂的廢墟。
6.“龍虎”二句:是說七國互相吞并,戰爭一直延續到秦統一天下。
7.正聲:治世的中正平和的歌聲。微茫:微弱遙遠。
8.騷人:指屈原。
9.“揚馬”二句:是說揚馬激起楚辭的末流,開創了漢賦,并廣泛地流行起來。揚馬:漢賦家揚雄和司馬相如。頹波:指楚辭的末流。
10.廢興:興衰。
11.憲章:詩的法度。淪:沉沒。
12.建安:東漢末年獻帝的年號(公元196-219)。
13.“綺麗”句:指建安以后的六朝文壇。綺麗:是說詞藻、聲律的華美。珍:貴。
14.圣代:指唐。
15.垂衣:《易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這里是贊頌唐朝的政治。清真:純樸自然。
16.群才:指唐代詩人。屬(音zhu):適逢。休明:政治開明。
17.運:時運。躍鱗:傳說鯉魚躍過龍門就會變成龍。這里是比喻前途無限,群才各展其能。
18.炳煥:輝映。
19.羅:羅列。秋旻:指高爽清朗的天空。
20.“我志”二句:刪:刪詩。《史記·孔子世家》說:古詩《詩》三千余篇,孔子刪訂為三百零五篇。述:闡述。《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這二句是說自己志在象孔丘一樣總結論述一代的政教文化,而垂輝千載。
21.“希圣”二句:是說學習孔丘如有成就,也將象孔丘修訂《春秋》那樣,竭盡畢生精力。希:希企,學習。圣:指孔丘。立:建樹。獲麟:魯哀公十四年,魯人獵獲一雙麒麟,孔丘認為仁獸被獲是不祥之兆,說:“吾道窮矣!”他修訂《春秋》即終于這一年。
今譯
風雅的正聲久已無人問津,
我已衰老,誰又能擔此重任?
詩經的王風已委棄于蔓生野草,
戰國的詩壇,一片叢生的荒林。
七雄相爭,如龍虎般相互爭斗,
兵戈相擊,直到統一于狂暴強秦。
詩經的傳統如一線游絲微茫難存,
哀思怨情,崛起一代騷體詩人。
司馬相如與揚雄相繼掀起頹然巨波,
如大堤決口,沖蕩著詩壇園林。
詩壇上的廢興雖然千變萬化,
詩經的法度卻已淹沒沉淪。
到了建安之后,更是一派華美。
而那采麗競繁的華美卻不足為珍。
直到我大唐時代,才開始復興上古的淳樸,
君主也提倡無為清真。
詩人們有幸生活在休明之時,
象魚兒在水波中破浪躍鱗。
文彩與風骨相得益彰,佳章美句
象是秋空上閃爍的星群。
我的志向是象孔子一樣刪述詩經,
讓業繼的光輝照耀后人。
渴望達到圣人的境界,
也如同孔子一樣,絕筆在獲麟。
上一篇:李白《峨嵋山月歌》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李白·古風《其十九》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