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觀書有感(二)》原文|注釋|賞析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①。
向來枉費推移力②,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 釋
①艨艟(meng chong):古代戰船。
②向來:平日。枉:白白地。
·導讀入境
這首詩也是談“觀書”體會的:昨夜下了大雨。一夜之間,江河春水陡滿。本來擱淺的“艨艟巨艦”竟像鴻毛那樣浮了起來。當“艨艟巨艦”因江水枯竭而擱淺之時,多少人用盡全力,想推動它前進,然而卻枉費氣力,戰船仍巋然不動。春雨來臨,江水漲滿之時,形勢突然改變,從前眾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推不動的“艨艟巨艦”,此日卻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
·賞 析
詩從客觀事物寫起,從生活中捕捉形象。但詩人目的不在單純寫景,而是因“觀書有感”聯想到這些景象,從而揭示一種哲理。作者把形象與哲理融為一體,自然渾成,輕松含蓄。避免了直露蒼白,枯燥乏味。
艨艟巨艦需要大江大海,才能不擱淺,才能輕快地、自在地航行。如果離開這樣的必要條件,違反了它們在水上航行的規律,硬是用人力推移,即使人們的干勁沖天,也還是白費氣力。詩人意在描述一種讀書從逐漸積累到融會貫通的境界,但同時它又能啟發人們:無論是讀書學習還是做事都要開動腦筋,善于思考,遵循規律,講究方法,別作干岸上推船的傻事。與其費力推船,倒不如為“艨艟巨艦”的自在航行注入一江春水,否則不僅會勞而無功,甚而會適得其反。
·思考題
這首詩作者題為“觀書有感”,試想詩中所含哲理用于我們日常生活是否也可以?
(哲理類撰稿:莊朝用)
上一篇:朱熹《觀書有感(一)》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之渙《登鸛雀樓》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