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蝶戀花 送春》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①猶自風(fēng)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②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③把酒問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注釋】 ①欲系青春:系,拴住,此處有挽留之意。青春:明指春天,暗喻人的青春年華。②猶自:仍然。③杜宇:即杜鵑鳥,亦稱子規(guī)、布谷。便做:即使。莫也:豈不。
【譯文】 樓外的垂楊千縷萬縷,想把春天系住,春天稍作停留,又匆匆離去。柳絲沒有挽留住春光,而那癡情的柳絮,卻又隨風(fēng)飄蕩,悄悄地跟著春的腳步,探尋春去何處。
綠色已滿山川,杜鵑陣陣哀嗚。即使鳥兒無情,尚且知道人的愁苦,叫出人的悲痛心聲。現(xiàn)在我把酒問春,他卻默默不語,趁著黃昏時分下起凄清的淚雨。
【集評】 明·沈際飛:“朱淑真《閨情》(一作《送春》),滿懷妙趣,成片里出。體物無間之言,淡情深感。”(《草堂詩余》續(xù)集卷上)
清·沈雄:“《女紅志余》曰:錢塘朱淑真,自以所適非偶,詞多幽怨。每到春時,下幃趺坐,人詢之,則云:“我不忍見春光也。”(《古今詞話·詞品上》)
清·陸杲:“淑真詩好,詞不如詩。愛其“黃昏卻下瀟瀟雨”句,又詞好于詩也。”(《歷朝名緩詩詞》卷十一)
清·許昂宵:“《蝶戀花》‘莫也愁人意’,‘意’字借葉。‘把酒問春春不語’二句,與‘庭院深深’作后結(jié)、‘妾本錢塘’作前結(jié)相似。”(《詞綜偶評》)
清·李佳:“朱淑真詞《蝶戀花》云(略)。情致纏綿,筆底毫無沉悶。”(《左庵詞話》卷上)
【總案】 朱淑真的這首惜春詞,以柳絲系春而留春,柳絮隨春而送春等生動的想象,將“春”比作少女青春而人格化。最后若有其事地“把酒問春”,這樣以“不語”而“雨”作結(jié),結(jié)得淡而雅,實而虛,凄凄然!茫茫然!實在耐人尋味。朱淑真為什么對青春如此留戀?為什么對人生短促、青春易逝如此感嘆不已?因為她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只有短暫的青春時期,才嘗到人世間的幸福。她的這種幸福,一是來自她那優(yōu)裕的家庭條件所帶來的天真爛熳的少女生活;二是來自她少女之戀所得到的愛情享受。后來她那婚姻與愛情的不幸遭遇,斷送了她的美好生活,使之悲愁傷感,無以自容,怎能不使她留戀和懷念青春呢?
上一篇:辛棄疾《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晏幾道《蝶戀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