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善·[中呂] 普天樂
張鳴善
愁懷
雨兒飄,風兒揚。風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風蕭蕭梧葉中,雨點點芭蕉上。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凄涼。風雨兒怎當?雨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
【鑒賞】 這首題為《愁懷》 的小令通篇竟沒有提一個 “愁” 字,從字句間我們也不能推知作者所愁究竟為何事。然而,讀畢全曲,一種濃重的難以排遣的莫名愁緒卻掩面而來。
從字面看,貫穿始終的是“風雨” 二字。凄風苦雨沒日沒夜無休無歇地在窗外的空中飄揚,這是日間所見之風雨; 蕭瑟的秋風吹動了院中的梧桐樹葉,瑟瑟作響,雨點嘀嗒嗒不停地滴打在芭蕉葉上,與風吹梧葉聲相伴奏,這是夜里所聽之風雨; “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凄涼”。刮風下雨本是自然現象,但不同的人處于不同的境地會有不同的感受,此處的“悲愴”、“凄涼” 正是作者所感之風雨?!帮L雨兒怎當?雨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 則是由眼前的自然界風雨延伸到人生道路之風雨。與自然界的風雨相比,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更是陰冷凄涼,艱險難測,叫人怎生禁受 (怎當)?面對畏途,作者一度振作了勇氣,表示無論是怎樣的風雨,都一定要敢于去承受,也一定能夠承受 (定當),這是對前一句的否定,是低沉中的振起。但振起之后,又轉入更深的跌落。經過一番心理斗爭,作者感到這變化莫測的人世風雨畢竟是難以禁受 (難當)。這種恐懼和無奈是經過對人生道路的認真思索揣測并曾一度振作努力而仍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的深沉痛楚,比之第一層的困惑,有更深的愁苦和嘆惜。這三句回環跌蕩,起落有致,表達了作者面對現實生活想超越而無法超越,想逃避又無法逃避的難堪處境。
從有關作者的有限資料及本曲字面內容,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此所抒發的難以名狀無所確指的閑愁。作者一生仕途坎坷,多年流寓他鄉,逆旅異地,又兼生活在異族的統治之下,作為一個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自然會滋生出比一般人更多的閑愁。讀此曲,我們不禁想到《紅樓夢》 中黛玉的 “已覺秋窗愁不盡,哪堪風雨助凄涼”,“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這雖是封建時代一個寄人籬下的少女自悲身世的多愁善感,不能與作者憂國愁家的情懷相比,但他們對現實處境的厭倦,對前途莫測的擔憂以及借風雨以寄閑愁的手法卻是相通的。
上一篇:張鳴善·[中呂]普天樂·遇美|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關漢卿·[中呂]普天樂·花惜風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