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浣溪沙》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卷簾直出畫堂前。① 指點牡丹初綻朵,日高猶自憑朱欄,含顰不語恨春殘。②
【注釋】 ①寒食:節(jié)令名。在農(nóng)歷清明前一日或二日。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毕鄠鞔呵飼r晉國介之推輔佐重耳(晉文公)回國后,隱于山中,重耳燒山逼他出來,之推抱樹而死。文公為悼念他,禁止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又叫寒食節(jié)。柳球:古代婦女的飾物。花鈿:古代婦女的首飾。即花釵。畫堂:此指有畫飾的廳堂。②綻(zhan):裂開、破裂。含顰(pin):皺眉。
【譯文】 今天是寒食節(jié),她清早起來,忙著梳妝打扮。發(fā)髻上斜插著柔軟的“柳球”,兩旁隔著鮮艷的花鈿,金光閃閃,分外耀眼。她卷起閨房的珠簾,徑直來到畫堂之前。靠著紅色的欄桿,對著初開的牡丹指指點點;站著看著,任憑高空的太陽直曬,也不肯離開欄邊。只見她微微皺眉,默默不語,仿佛暗自惋惜這早逝的春天。
【總案】 這是一首惜春懷人的詞。此詞全采用白描手法,對閨中女子的容貌進行描繪。并且用一系列的典型動作:如梳妝、卷簾、出畫堂、憑朱欄、指點牡丹等來刻劃她的內(nèi)心活動。通過對她多種歡快行動的渲染,表現(xiàn)她急盼見到情人的喜悅之情。作者有意層層鋪墊,以突出“含顰不語”這一富于表現(xiàn)少女特征的細微動作,用畫龍點睛之筆,和盤托出她因有約不來而產(chǎn)生的惆悵心理。其巧妙之處,明寫惜春,暗寓懷人,通過惜春而懷人,二者熔為一體。
上一篇:張元干《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韋莊《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