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治
洞壑奔泉噴玉龍,瓊花乳雪錦玲瓏。
云邊鳥道懸青壁,天際浮梁隱白虹。
【評說】
本詩選自潘正煒《聽帆樓書畫記》卷三。
這幅扇畫,作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陸治題云:“乙卯仲夏包山陸治制。”畫的命題,非常特別。盡管這幅扇畫,我們已無法看到,但是透過題詩對畫面的細致描繪,完全可以想見此畫乃是一幅奔泉圖,而畫家作意好奇,給它題上一個“桃源仙洞”的名字,蒙上一層神秘的外衣。
同樣,陸治這首題畫詩寫得也很特別。歷代畫作桃源圖的人、為之題詩的人很多,他們大都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文意為出發(fā)點,陸治卻迥然異趣,完全撇開“桃花源”、“桃花洞”的社會理想,徑自采用白描手法,如實描繪畫面景觀,不著議論,不抒情思,只是再現(xiàn)畫境,攝取美感,給人以奇特的美感享受。全詩像電影鏡頭一樣,先從近處“洞壑奔泉”切入,狀其形貌,“貌如玉龍”,狀其動態(tài),奔泉自洞中“噴”出來,練字精切。奔泉翻滾著,濺起無數(shù)水花、泡沫,如“瓊花”,又如“乳雪”,像白錦素絹一樣玲瓏可愛,語言清雅、形象,富有美感。以上兩句詩寫的是近景。詩的第三、四句,鏡頭推向遠處。遙望奔泉在巖壁澗中流動,宛如那云邊小路懸在青壁上,又像那天上的白色霓虹隱現(xiàn)在石梁邊。比喻生動、貼切,更增添詩作感人的藝術力量。
陸治這首題畫詩,很能將自己 “奇峭” 的畫風傳達出來。仲夏之日,讀讀畫,品品詩,搖搖扇,清風徐來,涼意侵人肌膚,宛入仙境,至此,方能悟得陸治命題的巧慧和題詩的一番匠心。
上一篇:《題桃實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桃花》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