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益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 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 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幾重。
人生相處,聚散無常,感慨系之,詩作甚多。李益的這首詩寫的是與外弟(即表弟)的突然相見而又匆匆話別,為這類題材中人所傳誦的名篇。
經過了十年的離亂,在雙方長大之后意外相逢,初見并不相識,只是在問及了姓名之后才知道見到的竟是自己的姑表兄弟,始則驚愕,繼則追憶,噢,記起了,記起了你十年前的容貌,于是化驚為喜。久別重逢,又經歷了離亂動蕩,有多少話要互相訴說呵,社會的劫難,家庭的變遷,個人的經歷,親友的飄零……這一切猶如滄海桑田,當彼此說罷的時候,已到了夜深時分,遠處的寺院傳來了半夜的鐘聲。一旦天亮,詩人又要跋涉遠去,今后又將遠隔幾重秋山?喜見之后又自然地產生出了離情別緒。
全詩八句,分別由“喜”、“見”、“言”、“別”四個層次組成。首聯寫“喜”;姑表兄弟相逢是喜,闊別十年相逢是喜,離亂而又能重見是喜,過去曾經在一起游戲,長大之后竟見面不識,相敘才知底里,這不更是喜出望外?詩中的“一”字,加強了這次戲劇性相見的“喜”的情緒。頷聯寫“見”:相逢時的情狀。詩人和他的外弟不知怎么碰到了一起,開始雙方面對的都是一個陌生人,有意無意間攀談了起來,一問貴姓大名,竟然是十年之前一起讀書、嬉戲的表弟,陌生人的面孔頓時化作了詩人極為熟悉的容貌,這真是一次巧遇!這一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典型地概括了人生體驗,常常引起一些飽經風霜之人的共鳴。頸聯寫“言”:各敘別來離亂情事。闊別十年,而且是社會動亂的十年,現在一旦相見,這激動是難以言喻的,這交談是極其熱烈的,以至于不知不覺地敘談到深夜。詩人以“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避實就虛地概括了這次相見占時最長的一段情事,并傳達出了言談時的無限感慨。尾聯寫“別”:匆匆相見,充滿喜悅,離別在即,又多哀傷。明日就要各奔前程了,又將重山阻隔,況且在這悲秋的季節,更增添了惆悵的情懷。于此,“見”與“別”、“喜”與“悲”、過去的“十年離亂”與即將的“秋山幾重”、已知的“滄海事”與未知的“山幾重”,這種人生聚散的復雜體驗,被寫得淋漓盡致。
讀后掩卷,你會感到在人生旅途上這悲歡離合的獨特一幕被描繪得如在眼前,你更會感到詩歌中那驚愕、欣喜、感慨、哀傷的情調深深地敲擊著心扉!
上一篇:《喜外弟盧綸見宿·唐·司空曙》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唐·王績》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