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獅子林》原文、賞析、鑒賞
位于城東北園林路。蘇州四大古典名園之一。元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普因國師——中峰禪師而建。因為中峰禪師原住浙西天目山獅子巖,而此園多竹木怪石,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是元代園林的代表作。元代大畫家倪云林深愛其景,曾繪有《獅子林圖卷》,遂使名園蜚聲江南。園中舊有五棵古松,故亦稱“五松園”。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公頃。全園布局緊湊。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建筑主要分布在山池東北兩翼。長廊三面環抱,曲徑通幽,林間樓閣顯現,峰巒奇峻。“燕譽堂”為全園主廳,高敞宏麗,堂名取之于《詩經》:“式燕且譽,好爾無射”。舊時這里是園主宴客之處。園內正廳為“揖峰指柏軒”,取朱熹“前揖廬山,一峰獨秀”和高啟“笑指庭前柏”詩意為名。軒為兩層樓閣,高爽玲瓏,軒前有古柏數枝,生長在峰石之間,已逾數百年。揖峰指柏,皆可入畫。此地系園中主景。獅子林以湖石假山眾多著稱,以洞壑盤旋出入的奇巧取勝,園中石峰林立,均以太湖石堆疊,玲瓏峻秀,號稱“洞天咫尺開仙都”,素有“假山王國”之譽。大小湖石,堆疊成形,多似獅形,亦有似黿蟹、魚鳥的,千奇百怪,難以名狀。石峰間,百年老樹,枝干交錯、綠葉掩映。峰下石洞,高低盤旋,連綿不斷。置身其中,如入迷宮,奧妙無窮,洵為奇觀。
〔現代散文〕 獅子林是拙政園的比鄰,在幾十步的距離內,有這么兩個名園,足見吳中園亭之盛了。園以獅子為名,難免使人感到奇怪。佛經里說,說法使人通悟,叫“作獅子吼”。這里山石的奇怪形狀,有如獅子云云,我想這名字總不是“切合實際”的,何況石頭也實在看不出象獅子。
說真的,我覺得蘇州各園林的山石堆得最不好的要算這里,因為它使人感到擁擠,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的癖好是“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石頭也不必以多為勝。盡管那山洞很是曲折,小孩子捉迷藏當然有趣,成年人恐怕不見得怎么樣。曲折是一種美,但必須曲得使人看不出,那是真曲,本來一覽無余,相隔咫尺,而鉆起山洞來卻偏偏左盤右旋,至少對于我這樣喜歡直來直去的人不合適。而且象以四面皆石著稱的臥云室,也弄得四面不太透氣,會使人有點兒不耐煩。我很欣賞蘇州坎坷文人沈三白的話:“獅子林雖曰云林手筆……然以大勢觀之,竟同亂堆煤渣……全無山林氣勢。”不過,請你原諒,這完全是“我”的感覺,未必與你的見解相合。或者,我根本沒有鉆過“石林”的洞,缺少實踐的知識,說得過分主觀。我只要求肯定一點,就是不要把這樣石頭的堆砌全加在大畫家倪云林身上(按照一般傳說,云林是本園的重要設計者,園子是在元朝筑成的)。倪云林的山水畫是何等簡古澹泊,怎么會堆壘出這么瑣碎的山子來呢?現在這個園子里的“立雪軒”附近壁上,還有一幅云林小景刻石,您看看,那種荒曠境界,是多么和這個園林的堆砌氣相對立呀。
這且不談。這園子的好處我也別有會心。我所愛的是指柏軒這個廳堂,幽靜、深邃。那右面的一片青翠得象要滴下水來的竹子是多么值得留連,設想在盛夏的天氣,在綠色的濃蔭下,睡那么一覺或是吃上兩杯龍井茶,真是不易獲得的享受。恐怕在附近的真趣亭和荷花廳賞荷花,倒未見得有這樣的靜趣。
暗香疏影樓也是一個值得喜愛的地方,妙在從樓上就可走向假山上的走廊,是樓又不是樓,這確是一點匠心。近處三五株梅花若是初春,當可體會姜白石這兩句詞意。然而,要叫我冥坐沉思,得到工作以后的真正休息,我還寧愿在“古五松園”這偏僻的一角。明清以來的五棵松樹都隨著滄桑變化消失了,只有陳中凡先先生寄贈的一幅李復堂五松圖在點綴著歷史上的名字。可是對面那株古柏確是“老干參天,霜皮溜雨”,不由得使你想到那圖畫的年代,松樹的年代,乃至園子、山石的年代。
(紀庸)
〔民間文學〕 獅子林的西北面,有一座傍池而建的花籃廳式面水軒,亦稱半亭,亭內金碧輝煌,亭子中央懸有乾隆御題“真趣亭”匾額。
提起乾隆所題御匾,還有一段掌故。
乾隆第三次下江南時,曾經來到這里游覽,當時這里叫畫禪寺,獅子林即后寺花園。為了迎接乾隆御駕光臨,寺廟早在乾隆十二年前后,就進行了修葺。寺里當家和尚風聞乾隆皇帝要御駕前來,于是便延請尚未派官的末科狀元黃軒接駕并擔任向導。
乾隆來到此亭,觀賞全園風景。但見石峰重疊,路轉峰回,十分奇妙;樹木疏密,連枝交柯,非常秀麗; 一彎池水,幾曲平橋,無不精致雅觀。越看越覺新奇有趣,一時興起,御書了“真有趣”三個大字,擬賜作匾額。黃軒在旁一看,覺得題詞太露,缺少含蓄,靈機一動,連忙上前啟奏說:“臣見圣上御筆,鐵畫銀鉤,龍飛鳳舞,尤其是這‘有’字,更是百媚千態。臣冒昧該死,望圣上將這‘有’字賜與小臣。”乾隆聽后,感到事出有因。轉念一想,倒不如去掉有字更來得風雅,于是便做順水人情,點頭同意了。留下“真趣”兩字作為匾額,懸掛在亭中。
黃軒拿到御賜的“有”字,喜出望外,接駕任務一結束,他便將題有自己名字的御書“有”字,張貼在園門上,當家和尚聞風前來一看,連呼上當,只好望著御書的“有”字,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從那以后,寺與園便分開了,獅子林也成黃軒的私家別墅了。
乾隆皇帝非常迷戀獅子林的風景,除了多次巡幸以外,還親筆題寫了“獅子林”門額,另外還把獅子林主廳燕譽堂辟為臨時御膳房,并且還在長春園和避暑山莊內先后仿建此園。
(袁曉國 整理)
上一篇:詠《池州·牯牛降自然保護區》詩詞散文賞析
下一篇:詠《宜昌·猇亭》詩詞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