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劉因·憫旱》原文賞析
農父看云淚亦干,靈湫誰信欲生煙。萬金良藥汗猶出,一寸丹心天可旋。未便無食思樂土,不禁憂國愿豐年。為占河漢中宵起,獨對殘燈理斷編。
這首七律寫大旱不雨的嚴重災情,表現了詩人悲憫民瘼,徹夜不眠的憂慮、焦灼之情。
首聯(lián)寫大旱之下農民的痛苦?!稗r父看云淚亦干”,描繪出農民翹首仰望天空云氣,殷切盼望天降甘霖以活禾稼的焦急情狀和望眼欲穿、眼枯淚干的生動形象。透過這一雨未降而淚流干的外部動作的對比,自不難想見農夫那焦灼祈禱到痛哭絕望的內心波瀾?!办`湫”,意謂藏有神靈異物、終年不涸的深潭。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云:“南有龍兮在山湫”,即其例。這句寫詩人和農夫都痛感旱情嚴重的沉重心情;誰能相信由神靈異物破山而成的深潭如今也干涸發(fā)裂,將冒青煙呢?但言靈湫生煙,則溝渠早涸,田畝干裂,莊稼枯死之狀,千家萬戶嗷嗷待哺之情,自不待言而可想見了。寫“靈湫”,可謂抓住典型事物,有舉一反三,包前孕后之效。
頷聯(lián)寫詩人悶熱流汗、虔誠乞雨之情。“萬金良藥”,典出 《漢書·灌夫傳》: “夫身中大創(chuàng)十余處,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贝司湟庵^即使服下價值萬金的昂貴良藥,也止不住汗流浹背,用反襯法來形容暑氣薰蒸之烈、大汗淋漓之苦。下句“一片丹心天可旋”,言寸心雖小,但我以一片赤誠之心哀哀乞雨,冀能感天動地,旋乾轉坤,以早降甘霖,活我生靈。杜甫《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有 “白發(fā)千莖雪,丹心一寸灰”。此反用其意。古人認為天人感應,“天地之氣,無感不應”,故應“因變而克自修省” (《元史·五行志》),以求轉災呈祥,當然這只是詩人的主觀良好愿望,但其中希望人力回天的思想,亦足可取。
頸聯(lián)寫大旱中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思: 雖然不便因天災缺糧就想到安樂之地,但值此久旱不雨,田園焦土,饑民成群,餓殍遍野之時,怎能不令人憂國憂民,情不自禁地希望有個風調雨順的豐收年景呢! “思樂土”,隱含出仕謀生或逃荒外地之意,這對于熱愛故鄉(xiāng)、不愿仕進、主張安貧樂道的詩人來說,當然是不情愿的,故曰 “未便”; 而憂國憂民,卻是儒家提倡的兼濟精神,劉因推崇理學,當然希望國泰民安,故曰 “不禁”。
尾聯(lián)寫詩人中宵觀天,考察災祥的生動細節(jié)?!罢?(zhan) 河漢”: 意謂視銀河天象以測氣象?!兑住は缔o》: “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 故古人常根據日月之食、五星凌犯及星變之異等天象以測水旱風雹等災情?!爸邢?即半夜。說明詩人為災情嚴重而憂心如焚,半夜不寐,起來觀星河天象以測災祥?;蛟S,詩人真恨不能引銀河之水以灑人間哩。“獨對殘燈理斷編” 中的“理”,作溫習解?!额伿霞矣枴っ銓W》: “吾七歲時,誦 《魯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薄皻埦帯?,原意是殘缺不全的書籍,這里當指史書中 《天文志》、《五行志》之類的書。詩人觀察天象之后,又獨對殘燈翻檢對照史書中有關災祥的記載,以便考察判斷眼下災情的發(fā)展變化。為 “占” 而 “起”,獨 “對”而 “理”,四個動詞一氣貫穿,一個徹夜不寐、胸懷民胞物與之情的詩人自我形象,至此呼之欲出。
此詩沒有純粹寫景之句,以敘事起,以敘事結,但能精選典型片斷和生動細節(jié),如農夫之淚,靈湫之煙,占天中宵起,對燈理殘編。章法上由農父而自己,從白晝到中宵,因而既有敘事的完整性,又富于生動的畫面感。中間兩聯(lián)抒情,對仗工穩(wěn),感情深沉凝重,而氣象博大健朗。前人評劉因: “古、選不減陶、柳,其歌行、律詩直溯盛唐。其為文章……皆正大光明”(《林泉隨筆》),讀這首律詩,確有盛唐的流風遺韻,亦如其文之“正大光明”。
上一篇:古詩《黃任·彭城道中》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袁宏道·感事》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