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登百花亭懷荊楚
江陵一柱觀,潯陽千里潮。
風煙望似接,川路恨成遙。
落花輕未下,飛絲斷易飄。
藤長還依格,荷生不避橋。
陽臺可憶處,惟有暮將朝。
題解 梁元帝蕭繹稱帝前曾任荊州刺史和江州刺史,陰鏗一直在其幕中。蕭繹于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至太清元年(547年)任江州刺史時,作有《登江州百花亭懷荊州詩》,陰鏗作此詩唱和,由此可知此詩亦寫于540—547年間。詩題中的百花亭亦在江州(今九江)。史載湖北江陵縣東四十里處亦有百花亭,但這個百花亭顯然不是蕭繹和陰鏗詩中的百花亭。
簡析 在梁、陳兩朝輕浮華麗的宮體詩盛行之際,陰鏗的羈旅行役及游覽贈別之作,卻能獨具風格,顯得樸雅莊重,清新自然。詩末二句,如果理解為對蕭繹任荊州刺史時耽于享樂的暗諷,似乎也符合陰鏗的人生態度和性格。
上一篇:《望黃鶴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臨江仙·千里瀟湘》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