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南歌子》原文與賞析
雪消冰解凍,煙凝地發萌。綠楊紅花兩分明。萬戶千門,春色漸舒榮。忽覩雙飛燕,時聞百囀鶯。日惠處處管絲聲。公子王孫,賞玩惜芳情。
這是一首寫游春賞景的詞。雪融冰消,地氣發萌,自是春季來臨之前奏。楊柳染綠,草木花紅,自是顏色分明,悅人心目的。放眼看去,千家萬戶,城郭村社,那春意漸漸地由蘇醒而入榮盛了。
下面,便寫到游人了。如此春色,自然要有人賞。何況古時又確有賞春的習俗呢。游春景時,一忽兒便會見到一對歸來的燕子凌空飛過,并不時地會聽見那枝上的黃鶯百囀。實在是極悅耳目的。不只如此,還更有那人間奢華處,城鄉處處可聽到那陣陣絲竹管樂之聲,共唱春之美景,人間樂事。而那些無所事事,瀟灑風流的公子王孫,面對此情此景,更要賞玩縱樂一番了,——他們真的會珍惜這段美好的稍縱即逝的光陰嗎?
這首詞寫得著實有聲有色,有巨有細,錯落有致。讀來瑯瑯上口,并無絲毫的生硬造作之處。雖沒什么更深遠的意義,倒更合了普通百姓隨歌傳唱的口味。
該詞上闕狀景,從 “大”處著眼,寫春季來臨時天地萬物的一般特點。而下闕,是狀景抒情交融于一體,從 “小”處著眼,寫游春之所見所聞。結構嚴謹,錯落有序,動靜結合,聲色俱全,頗具民間詞作的特點。
上一篇:《先秦民歌·擊壤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吳孫皓初童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