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星多月弗多,
世間多少勿調(diào)和。
你看二八姐兒縮腳困,
二十郎君無老婆。
——明·馮夢龍輯《山歌》
這首民歌題為《怨曠》,即描寫大齡而不能及時婚配的怨女曠夫。我國古人早就提出要“內(nèi)無怨女,外無曠夫。”(《孟子·梁惠王下》)可是在封建社會,窮人嫁不起女兒、討不起老婆的,比比皆是。這就是一首反映青年男女因得不到及時婚配而表示苦惱和怨恨的歌謠。
“天上星多月弗多,世間多少勿調(diào)和。”多少,是比較之詞,意即何等。勿調(diào)和,即不和諧。頭一句是民歌中慣用的起興手法,以天上星多月少不成比例,來引起對于人世間是何等不和諧、不美滿的感慨。它使我們仿佛看到了詩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刻,獨自抬頭瞭望著天空,面對著天空中點點繁星映襯著一個孤獨的月亮,她是多么感慨萬千、思緒聯(lián)翩啊!她由看到“天上星多月弗多”,想到了“世間多少勿調(diào)和”。僅這兩句就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出了一個多么容易激發(fā)詩興的場景,多么富有詩意的畫面,多么含情脈脈的詩人形象。
詩人究竟為什么事情而感到憤憤不平呢?作者仿佛猜到了我們讀者的心理,正當我們要發(fā)問的時刻,她就指點著對我們說:“你看二八姐兒縮腳困,二十郎君無老婆。”二八姐兒,即十六歲的姑娘。縮腳困,指獨自一個人睡覺,因腳跟頭冷,便把腳縮起來困。古代習慣早婚,女子十六歲即到了出嫁的年齡,男子二十歲也就早該娶妻了。可是他們到了結(jié)婚的年齡,卻不能享受夫妻的生活幸福,而仍舊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詩人對她(他)們寄予熱烈的同情,為她(他)們鳴不平。這就必然足以激起那些不能及時婚配的怨女曠夫們的由衷的共鳴,對于我們一般讀者來說,由此也很自然想到,在封建社會,只有處在貧困地位的勞動人民,才會嫁不起女兒,討不起老婆,才會發(fā)出這種怨曠之聲。
因此,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世間多少勿調(diào)和”這個詩句,其含意就絕不僅限于男女婚姻問題,而是顯然含蓄著更為深廣的社會內(nèi)容。怨女曠夫只是個社會現(xiàn)象,而社會財富的貧富不均才是造成這個社會現(xiàn)象的禍根。這首民歌好就好在具有包孕深廣、耐人回味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思想著才郎》原文|賞析
下一篇:《怨歌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