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沙迪爾的名字到處傳,
十五歲就成了英雄漢;
頭一次讓清軍抓了去,
就被發配到考姆勒尖。
二
層巒疊嶂的天山,
是我可愛的家園;
如何是你當道嘛,縣官,
要殺要砍隨你便!
三
囚禁在衙門的牢房,
頭發長得有三尺長;
我拿肋骨當尖刀,
定要鑿通這牢獄的高墻!
四
釘成堅實囚欄的,
都是又粗又長的松木椽子;
能逃出衙門的牢獄,
沙迪爾真不愧為好漢子。
五
翻過了一山又一川,
兩腿累得直發酸,
燒焦皮褲當飯吃,
簡直象鮮美的羊肝。
六
我爬出了衙門的監牢,
又集攏了昔日的伙伴;
跟那追來的清兵,
激戰了三夜三天。
(翻譯:泉鳴)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第二分冊
沙迪爾(1798—1871)是維吾爾族的一位傳奇式英雄。他出生于新疆伊犁毛拉托堤圩孜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即向往自由,因反抗滿清王朝,曾十三次被捕,十三次越獄,表現了機智頑強的斗爭精神。1864年10月,他參加新疆伊犁等地維吾爾族、回族農民起義,反抗沙俄入侵,反抗清朝官員強征附加稅,屢立戰功,被賦予“沙迪爾帕勒萬”(即“英雄沙迪爾”)的稱號,深受人民群眾愛戴。維吾爾族民歌《沙迪爾》歌唱道:“沙迪爾名字到處傳,十五歲時已經是個英雄漢,他被殘暴的清朝政府關進監獄里,把他發配到荒涼的加拉尖(按:即考姆勒尖,哈密)。沙迪爾坐過所有的監牢,受過的苦難如同頭發一樣多,嚴刑拷打,英雄意志堅決不屈服,只有沙迪爾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見《中國歌謠資料》第一集)
沙迪爾又是一位杰出的民間歌手。經他創作的不少民歌至今仍在民間流傳,《英雄沙迪爾之歌》就是他自己的自傳體敘事組詩。該詩共五十一節,敘述和歌唱了他對敵斗爭的一系列事跡,閃耀著維吾爾人民不屈不撓的戰斗光芒。我們選錄的是其中的六節。
這六節詩歌敘述了沙迪爾第一次被捕入獄,發配考姆勒尖(即哈密),最終越獄逃跑的事跡。入獄后,面對清朝縣官,他威武不屈,發出了“要殺要砍隨你便”的怒吼。打入牢房后,他備受折磨,頭發長得三尺長,但斗志不衰,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拿肋骨當刀”,要鑿通牢獄的高墻。終于,他突破堅實的囚欄,逃了出來。在逃回過程中,他疲憊、饑餓交加,以皮褲代食。盡管如此,他仍繼續迅速集攏起昔日戰友,同追來的清兵激戰三天三夜,取得了戰斗勝利。
這六節詩儼然一個整體,事件的過程敘述得極為簡潔。一方面,省略了大量細節,使事件的進展避免拖沓累贅,因而線索分明,節奏明快;另一方面,對于能突出性格特征的情節、細節,又不輕意放過,在簡潔中求特寫效果。比如: “囚禁在衙門的牢房,頭發長得有三尺長;我拿肋骨當尖刀,定要鑿通這牢獄的高墻”、 “燒焦皮褲當飯吃,簡直象鮮美的羊肝”這些詩句,就既不冗贅繁雜,又都具有極強的形象感和極大的表現力。敘述之中始終充溢著豪情,豪言壯語擲地有聲,字里行間跳動著英雄戰歌的旋律。
上一篇:《蘇州歌疊疊錦》原文|賞析
下一篇:《菩薩蠻》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