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趙翼·山行雜詩》原文賞析
山云才滃起,頃刻雨點飄。乃知云變雨,不必到層霄。只在百丈間,即化甘澍膏。君看云薄處,曦影如隔綃。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
這首詩是趙翼在乾隆五十三年 (1788)從福建北歸,行經浙江山區時所作組詩的第六首。詩中表現了對自然界的細致觀察和認真思考。
詩中所描述的,是盛夏山區特有的自然景觀。云雨倏忽變相,對于生長于江南水鄉的詩人來說是十分新鮮的。作者以往的經驗,也許只是“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罷了,因此這次的經歷大大地出于他的認識范圍了。山坳間的翠嵐竟是剛剛騰涌而起,瞬息卻化為甘霖降落下來。這云雨變化只有百丈之間的距離,相去九霄真是太遙遠了。詩人的觀察還未盡于此,他仰頭而望,透過云層,驚異地發現太陽還露著笑臉呢。“君看云薄處,曦影如隔綃。”這兩句是作者對同行者夸耀他的發現,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那指顧之間的有如孩童般的驚喜神情。“曦影”一句寫得極美,霧縠煙綃之后,一丸紅日,若隱若現,這是一種朦朧的美感。只因光淡而得以逼視,他才能恍然悟出云雨之上,赤日依然高懸的道理。
本詩由低處寫到高處,這與作者觀察的視線是保持一致的。其之所以采取與《渡太湖登馬跡山》截然相反的寫法,乃是因為某一奇特現象吸引了詩人的注意力,才使他產生尋繹探求的興趣,而山巔觀湖則首先為雄渾的氣勢所震懾,久之神倦才會用看周圍的景物以盡游興,所以寫法都是情勢使然。
詩中用了很多虛詞,嚴格地說,它們大都屬于時間副詞 (才、頃刻、即、仍)和范圍副詞(只)。盡管這樣便使詩味偏重于說理,帶有以文為詩的傾向,但似乎不如此,將不足以寫出作者對一種持續的現象的徹悟過程。
上一篇:古詩《顧璘·懊惱曲效齊梁體(錄二)·小時聞長沙》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姚鼐·岳州城上》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