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花憶亡女書
中女我所憐,六歲自抱持。懷中看哺果,膝上教誦詩。晨起學姊妝,鏡臺強臨窺。稍知愛羅綺,家貧未能為。嗟我久失意,雨雪走路歧①。暮歸見歡迎,憂懷每成怡②。如何屬疾朝③,復值事變時。聞驚遽沉殞,藥餌不得施④。倉皇具薄棺,哭送向遠陂⑤。茫茫已難尋,惻惻猶苦悲⑥。卻思去年春,花開舊園池。牽我樹下行,令我折好枝⑦。今年花復開,客居遠江湄⑧。家全爾獨歿,看花淚空垂。一觴不自慰⑨,夕幔風凄其⑩。
①“雨雪”句,形容雨雪中不辨方向。 ②怡,愉快。 ③屬疾,指病危,猶言屬纊。 ④藥餌,藥物。 ⑤陂,山坡。 ⑥惻惻,悲痛貌。苦悲,為悲所苦。 ⑦“牽我”二句,寫小兒女的嬌憨之態。 ⑧湄,岸邊。 ⑨觴,酒盞。 ⑩幔,簾幕。凄其,凄涼;其,詞尾無義。
【說明】 高啟有三女,中女叫高書。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部隊攻克平江,擒獲吳王張士誠,士誠自縊死,平江路改為蘇州府。高書即歿于這一年。次年為明洪武元年,高啟移居婁江,見到花開,想起前一年亡女牽衣樹下,要他折枝的情景,雖相隔只有一年,而幽明卻已兩途,乃作此詩。又因是在戰亂之中,對醫藥的調治自難周到,更增加他事后的悔痛。
作者另有五律《悼女》:“保養常多闕,艱難愧我貧。凄凄臨歿語,的的在生親。遺佩寒江月,殘燈夜室塵。中郎他日稿,留付與何人?”末二句用蔡琰整理其亡父蔡邕遺書典。這時高啟的兒子祖授還未出生,所以這樣說,也見得他對高書之死特別痛惜(祖授后殤,故高啟身后無子)。
白居易《初喪崔兒報微之晦叔》有云:“世間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兒。”道盡了人間喪兒之痛。
上一篇:《衍古諺》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謁文山祠》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