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羽
【作者介紹】
張羽(1333—1385),字來儀,本潯陽人,因兵亂移居吳興,曾任元代安定書院山長,后又遷居吳縣,與高啟等稱北郭四子。洪武四年(1371)征至京師,因應對不稱旨而放還,再征授太常丞,明太祖頗重其文。后以事流放嶺南,未至半途,忽又召還。他自知不免于禍,遂投龍江死。他得罪的原因不詳,但弘治時吳人張習作《靜居集后志》云:“尋召還,以對內(nèi)政之不協(xié),恐禍及己,遽投龍江以沒。”又云:“僅全要領(lǐng)而非首丘?!眳蚊悖ǜ邌⒌茏樱┩煸娨灿小靶耀@全身優(yōu)等類,龍江渺渺勝沅江”語。言下之意,張羽如抵京師,或有被殺可能。
他名所居之室為靜者居,其集即名《靜居集》。高啟為他作《靜者居記》,從文中看,兩人對當時政治都不是很感興趣。
張羽的詩,以歌行為勝,音節(jié)亦暢朗,有冶煉之功而無雕琢之習。他的《題陶淵明像》云:“籬下黃花門外柳,秋光不似義熙前?!薄逗贤聿健吩疲骸耙恍ο喾觌p鬢雪,向人猶自話前朝。”皆含滄桑之感?!堵犂险呃砼谩吩疲骸袄蟻硐宜骶孟噙`,心事雖存指力微。莫更重彈《白翎雀》,如今座上北人稀。”元世祖曾命伶人制《白翎雀》曲,結(jié)尾急激繁促。羽作此詩,仍未忘情于故國。他的獲罪,或非由于文字,但此類詩亦必遭新朝之忌。
上一篇:《平原田家行》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徐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