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人日為正月七日,和重陽一樣,是容易惹起鄉愁的日子。隋薛道衡有《人日思歸》詩: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從此人日和鄉愁更是形影不離了。本篇是上元二年(761)高適寫給杜甫以慰鄉愁的詩。上年冬,杜甫看到梅花惹起鄉愁,“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高適見到此詩,知杜甫鄉愁難遣,就在人日寫了這首詩。
全詩12句,可分三層。第一層慰友。“遙憐”見關心之切。都在思鄉,不忍見柳色、梅花,珍重之意充溢行間。第二層抒慨。自己空有憂國之心,但身在遠藩,不得參預朝政。安史之亂未平,空有韜略,無處施展,“百憂”“千慮”塞滿胸中。今年如此,明年何處?第三層解嘲,帶有調侃的語氣,進一步發抒郁悶之氣。早年隱身“漁樵”卻也閑適,那知文武全才老于仕宦之中,年老還忝居刺史之職,無所作為,愧對老友。“羈絆一官,萍蹤斷梗,轉不如遨游四方之樂也” (《唐詩別裁》)。“愧”字含意頗深,處境之悲,不遇之慨,對朋友命運的關心,皆含蓄其中。杜甫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中說: “嘆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時略。”是深諳此詩主旨的知心語。他“匡時略”不得施展,故借給友人寄詩的機會來一次總發泄。
全詩語言樸樸實實,句句都是從肺腑中流出的真言。杜甫在十余年后重讀這首詩時還“進淚幽吟”,“淚灑行間”,可見此詩感人至深、令人一唱三嘆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張喬《書邊事》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聶夷中《傷田家》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