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楊珽《龍膏記·邂逅》原文與翻譯、賞析
【豆葉黃】(生) 我淹留幸舍,蹤跡似馮驩。(旦)敢是老相公谷不周?(生)料不為彈鋏無魚,料不為彈鋏無魚,只苦是文園消減。小姐豈不聞《有狐》之詩?無裳誰念,綏綏可憐。我是個傷秋的宋玉,我是個傷秋的宋玉,怎禁得鄰家搗月,秋砧暗傳。(旦)冰夷,你對張先生說,秋風蕭索,旅舍凄涼,我豈不知,只是勸他留意蕓窗,飛揚天漢,自有相會之日。
劇寫唐朝南康書生張無頗赴長安春闈,因吐蕃侵擾,暫停科舉而羈留京中。一日前往仙姑袁大娘處卜問前程,袁大娘言不日即可富貴,并贈以從宰相元載之女湘英處盜來的御賜暖金盒,內裝有起死回生仙藥玉龍膏,告之以此可逢兇化吉。湘英忽得一疾,藥石不靈,元載聞無頗有靈丹可除異疾,遂招其為女兒治病。湘英服藥病除,元載設宴款待無頗。括州刺史王縉席間受到無頗譏諷,懷恨在心。湘英慕無頗才品,遣侍女冰夷贈以詩,二人于花園邂逅,表敘衷情。不久無頗辭歸,元載求龍膏數丸以備不虞,偶見暖金盒,疑女兒私贈收藏的御賜之物,有不軌之舉,遂賺留暖金盒,并修書于王縉,欲假王縉之手殺無頗。元載持暖金盒責女自盡,元夫人潛送湘英至冰夷母處居。王縉得書,誣無頗為蟊賊,下獄欲殺之,幸被袁大娘救走,并赴長安應試,得中進士。旨下,傳元載黷貨營私,欺君誤國,抄家賜死。冰夷乃假稱元載之女湘英,發往汾陽王郭子儀府為奴,子儀以同僚之誼而收冰夷為義女,并招贅無頗。及合巹之時,無頗方知所聘非湘英而冰夷。無頗與冰夷于后園散步,偶然發現被當今駙馬、子儀之子郭暖強搶拘禁的湘英,歸告子儀,冰夷也道出真實身份及湘英與無頗情事,子儀即擇日為無頗成婚。后無頗與湘英被袁大娘點化成仙。
湘英病愈后,早已打算辭歸的無頗與湘英在花園邂逅。嬌羞自斂的小姐謝過先生救命之恩,即便告辭,而無頗卻因為收到了此前湘英托冰夷捎來的贈詩而感慕不已,似有許多話要與小姐訴說。二人言談之間,無頗流露了蹤跡飄零,滯留相府,一事無成的惆悵。湘英聽說無頗欲辭去,以為是家人照顧不周。無頗卻說,大丈夫能屈能伸、自己豈能像齊人馮諼那樣,為寄食門下而犯難?我所憂慮的是空有滿腹詩書,懷才不遇,心中不平。小姐你難道沒有讀過《有孤》之詩嗎?我并不是擔心衣食起居些須小事,那些雍容華麗、優游傲慢的貴族才令人可憐。我是悲秋的宋玉,思鄉心切,惦記父母,聽不得鄰家的砧杵聲聲,況正值秋風漸起,涼意襲來,怎不令人思親念友、傷嘆不已呢? 其實,無頗此時已心儀湘英,但因為匆忙一面之緣,不可能得到她明確的感情回應,于是 “含情欲說心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只是顧左右而言他。而湘英也多少聽出了弦外之音,就囑咐侍女冰夷婉勸無頗,切不可過于沉溺懷鄉情緒中,要以施展才智救國濟民為大任,功成名就之時再來相會。并以 《將仲子》 之詩,告誡無頗不可留戀情事,誤了青云之志。這一番“有孤之詩”、“將仲子之詩” 的議論,最后引得冰夷說出一篇《關雎》之詩來,戳破了湘英心事,正是“看河洲雎鳥相求,更關關雙棲堪羨”,事實上,冰夷在促成無頗與湘英的情事中,也的確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劇借唐人志怪,表現的卻是明代現實生活。劇名 《龍膏記》,但卻以暖金盒為線索變幻情節,以金盒之離合寫愛情之離合,寫了無頗與湘英二人在被動承受命運打擊時初心不移的純情。無辜的男女主人公在波折動蕩中借助仙術團圓未免虛幻;但元載的兇蠻、王縉的陰險卻是觸目驚心的,暴露了封建政治斗爭的復雜殘酷。
上一篇:《黑旋風雙獻功》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龍舟會》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