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驖
作者: 董筆正 【本書體例】
【原文】:
駟驖孔阜(1),六轡在手(2)。公之媚子(3),從公于狩(4)。
奉時辰牡(5),辰牡孔碩。公曰左之(6),舍拔則獲(7)。
游于北園,四馬既閑(8)。輶車鸞鑣(9),載獫歇驕(10)。
【鑒賞】:
這是一篇敘述秦襄公打獵的紀事詩?!对娦颉氛f:“《駟驖》,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焉?!薄多嵐{》說:“始命,始命為諸侯也。秦始附庸也?!鼻叵骞谴呵飼r秦國的創立者。秦本為附庸,后來周幽王被犬戎所殺,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東遷的周平王,被平王封為諸侯。東周初年,襄公逐犬戎,遂領有西周王都周圍八百里之地。襄公受封為諸侯后常去園囿打獵,這首詩就是贊美襄公打獵的盛況的。春秋時代諸侯狩獵成為風氣,這不只是為了游樂,而更重要的是為了宣揚一種尚武精神。
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十六字,分別寫出獵、射獵和獵后,按照時間順序,十分集中、生動而簡潔地描寫了秦襄公一次打獵活動的全過程。
第一章寫出獵。四匹健壯高大的鐵青馬駕車疾馳,御者的手里操著六條馬韁繩,從容嫻熟地駕車前進。秦襄公寵愛的親信,正乘在車上,跟從秦襄公去打獵。詩人寫了車馬、御者和從者。雖沒有正面描寫秦襄公,但經過這樣的烘托映襯,秦襄公的英武形象也就可以想見了。
第二章寫射獵。獸官虞人驅趕出一群又肥又大的應時野獸,秦襄公令御者把車繞到獸群左方,他一射箭,野獸即應弦而倒。詩人對秦襄公的射獵作了真實的描寫,選取虞人趕獸、御者轉車追趕和秦襄公射箭獲獵等情節,生動具體而又集中地寫出了這次圍場射獵的全過程,極力贊頌了秦襄公箭法的高超。其實,射自己園囿里的“圈獸”易,射深山老林里的猛獸難,其射箭本領是有限的。
第三章寫獵后。在經過一番緊張的射獵之后,秦襄公帶著他的隨從到北園游覽觀賞。他已換乘輕便的“輶車”,馬兒走得那樣悠閑,鸞鈴發出悅耳的響聲,短嘴、長嘴的獵狗也悠閑地趴在車上歇息。通過對車、馬、獵狗等物的描寫,烘托出了主人在獵后的輕松愉快的心情。
這首詩在描寫秦襄公打獵情景上,善于選擇打獵過程中最有特征的典型情節。正面描寫秦襄公言行的只有“公曰左之,舍拔則獲”,但只是這一言一行,就把宋襄公在射獵時,既進行指揮,又親手射擊并獲得獵物的果敢英武的形象表現出來了。其他情節的選擇,也很典型,前已述及。詩人在描寫上善于烘托映襯,給讀者留下想象余地,描寫的筆法也很簡潔。在第二章著力突出秦襄公,而對其他隨從親信的配合射獵及獵狗的激烈追逐獵物等情節,都未敘寫,既節省了筆墨,又可使讀者通過想象去補足這些情節。
上一篇:《駉》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騶虞》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