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戴善夫《陶學士醉寫風光好》原文與翻譯、賞析
【滾繡球】這酒則是斟八分,學士索是飲一巡,則不要滴留噴豿。學士這玳筵間息怒停嗔,你則待點上燈關上門,那時節舉杯豐韻。這里酒盞兒不肯沾唇,卻不道相逢不飲空歸去,則這明月清風也笑人,常索教酒滿金樽。
【叨叨令】 學士寫時節有些腔兒韻,妾身謳時節有些詞兒順。做時節難訴千般恨,寫時節則是三更盡。學士你記得也么哥,記得也么哥?兀的是親筆寫下牢收頓。
【滾繡球】 那素衣服是妾身,詐作驛吏妻把香火焚。我誦情詩暗傳芳信,向明月中獨立黃昏。見學士下砌跟,瞻北辰,轉身軀猛然驚問,便和咱燕爾新婚。咱正是武陵溪畔曾相識,今日佯推不認人,道的他滿面似燒云。
【倘秀才】 妾身本不肯舒心就親,學士便做不的先奸后婚,學士早回過,燈光掩上門。妾身謀成不謀敗,學士宜假不宜真,不信不自隱。
【滾繡球】 好也啰學士你營勾了人,卻便裝忘魂。知他是甚娘情分,你則是憎嫌俺煙月風塵。昨夜個我雖改換的衣袂新,須是模樣真。咱只得眼前廝趁,實丕丕與你情親。你把萬般做作千般怒,兀的甚一夜夫妻百夜恩,則是眼里無珍。
【三煞】賤妾煞是展污了個經天緯地真英俊,為國于民大宰臣。賤妾煞不識高低,不知遠近,不辨賢愚,不別清渾。這的是天注定的是非,天指引的前程,天匹配的婚姻! 咱兀的教太守主婚,則這《風光好》 是媒人。
《風光好》 第三折是劇本的高潮所在。在此之前,秦弱蘭已扮作驛吏之妻 “智賺” 了陶榖,一方面完成了被 “喚官身” 的使命,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脫籍從良找到了理想的途徑。秦弱蘭身在風塵,卻不堪忍受那強作歡顏的賣笑生涯,她向往著過正常女子的幸福生活,因此,我們不能將秦弱蘭賺陶榖僅僅看作是被動的 “喚官身”,她是主動而且積極的。第三折中作者巧妙地安排了重開宴以對質的場面。這里有趣的是秦、陶兩人的戲劇性沖突,以及秦弱蘭既是為官府所遣迫,然而又是十分自愿的矛盾性。故而在此折唱詞中,秦弱蘭雖然表面上咄咄逼人,骨子里卻是情意真切。身為妓女的秦弱蘭要想獲得自由,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色相,她自知風塵女子的卑下地位,所以在曲中又透露出一絲悲愴和凄涼,這些都是理解第三折曲詞的關鍵。
【滾繡球】 曲從容調侃,禁不住心中暗自好笑。如同她夜扮驛吏之妻賺得陶榖時那樣想道: “想昨日在坐上,那些勢況,苫眼鋪眉全都是謊。” (第二折 【隔尾】) 同時,她又為自己戳穿陶榖的假相而自矜: “他兀的錦繡文章,更做著皇家卿相,被我著個小局段早打入天羅網。” (【三煞】) 到秦弱蘭將《風光好》詞拿到手,那位在宴席上連呼 “靠后” 的“道學家” 的遮羞布就被徹底扯下來了。酒斟八分,是說怕陶榖喝醉,連下文一味是揶揄和挖苦。噴噀,即噴水,這里有喝醉了道出隱私、信口胡說之意,話是反說的,完全是嘲弄和戲謔的口吻。“你則待點上燈” 二句,更是含有提醒和譏刺的意味。猶如說,此刻你又一本正經了,寫 《風光好》 詞時你可不是這副惱怒的樣子喲。 末三句, 一路揭露陶榖的假和造作。“清風明月也笑人” 句意含雙關,表面上似在說面對良辰美景,相逢不飲,豈不有負眼前景物,實則暗含清風明月可做證見,亦笑陶榖假正經之意。此曲以下,原來寫秦弱蘭隨口唱出了 《風光好》 詞,陶榖情急中繼續抵賴,裝作不認識秦弱蘭,竟將自己親手寫的詞說成是 “淫詞艷曲”,以至故作鎮靜,妄圖一賴到底。
【叨叨令】 曲寫秦弱蘭旁敲側擊,暗點明指,提醒陶榖,難道你忘了昨夜之事,這 “淫詞艷曲” 原是你親自寫下的,白紙黑字,要賴是賴不掉的。接下來的一曲【滾繡球】,平白如話,爽暢痛快,弱蘭直道出自己扮作驛吏之妻賺陶榖的全過程,說得眼前的大學士滿臉通紅。【倘秀才】 曲中的 “妾身謀成不謀敗,學士宜假不宜真,不信不自隱” 三句,可以看成是本折中的警拔之語,也是點明題旨之筆。“謀成不謀敗”,表明了弱蘭的決心和意志; “宜假不宜真”,活畫出士大夫階層的矯飾和虛偽; 至于 “不信不自隱”,則帶有某種挑戰性,猶如說: 你騙得了別人,卻瞞不過我。果然,下面的一曲 【滾繡球】,便對陶榖的虛偽做了更為徹底的揭穿。
“營勾了人”,卻又 “裝忘魂”,直戳陶榖心尖。至此,弱蘭已開始采取凌厲的攻勢,一舉要撕下陶學士的遮羞布。忘魂,即過于健忘,強裝出的健忘,足見陶榖的心虛。此一曲動作性極強,陶榖的裝腔作勢激怒了秦弱蘭,我們仿佛看得見她胸脯起伏、怒不可遏的神情。你這大學士也忒淺情了,無非是煙花妓女配不上你,這會兒你一本正經,吆吆喝喝,全不念昨夜的濃情密意。妓女也是有人格的,恨只恨你有眼無珠,不識真情,辜負了俺的一片心意。如果說,這一曲 【滾繡球】 使我們聽到了弱蘭捍衛人格尊嚴的呼聲,那么在下面的一曲 【三煞】 中,我們更看到了弱蘭自己主宰自己命運的執著個性。你看她斬釘截鐵,義正辭嚴: “這的是天注定的是非,天指引的前程,天匹配的婚姻!” 這使我們很自然地想起白樸 《墻頭馬上》中李千金和裴尚書的爭辯,千金也曾說過 “這姻緣也是天賜的”。二者如出一轍。同李千金有某些相似之處,秦弱蘭也是一個有主見的女子,有棱有角,毫不扭捏,把自主婚姻看作是正當的、合理的、天經地義的。但是,她畢竟是下層婦女,故而反抗精神較李千金更為強烈,甚至帶有濃厚的野性色彩。
陶榖的形象也很突出,原劇中他雖只有插白,偶有點染,然面目卻是清晰可見的。作者沒有把他寫成一個鼻梁上涂白粉的角色,劇中陶榖既非丑扮亦非凈扮,而是由正末扮演的。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如將陶榖寫成個草包窩囊廢,秦弱蘭也就犯不著以身相托; 反之,秦弱蘭如不是三番兩次,陶榖的假面具也絕難扯下。陶、秦二人最終仍偕為秦晉,卻又是作者把風流才子的陶榖塑造為一個有情人的苦心。作者在全劇中是對秦、陶愛情取著歌頌的態度的。因此,賺得陶榖的過程,正是作者對人物復雜心理細致的刻畫過程。作品不僅揭示了封建時代妓女的苦難生活和內心痛楚,同時歌頌了她們與命運抗爭的頑強意志。此外,作品對于封建傳統道德觀念也有所批判,戳穿了違背人性的假道學和 “片面貞潔” 的虛偽性。
至于結局的以秦弱蘭如愿以償而終,那是劇情趨勢之必然,不能以大團圓老套視之。因為秦弱蘭付出了努力,陶榖終究還算個 “有靈魂的郎君”。
就曲詞而言,戴善夫的風格也是獨特的。朱權《太和正音譜》 說“戴善夫詞如荷花映水”。細味之,《風光好》 的曲詞的確本色自然,朗朗可讀,以 “荷花映水”喻之當不為過,正是所謂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本折數曲,便是明例。作者絕少或索性不用典實,按人物個性和戲劇沖突,將曲詞寫得簡樸清爽,口語化的特點也十分明顯。【三煞】 一曲最有代表性。如 【三煞】 的尾句: “則這《風光好》是媒人!” 其中包括了多少潛臺詞,入以其深而出之以淺,是耐人反復回味的。官不為媒,人不為媒,大媒正是弱蘭自己賺得的情詞。這樣的曲詞離開了排場,它的包孕量就會頓減,這是不言而喻的。
上一篇:《陌花軒雜劇·倚門》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雷峰塔·水斗》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