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雜詩(其七)
杜 甫①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屬國歸何晚②?樓蘭斬未還。煙塵一長望,衰颯正摧顏。⊙【注釋】
①杜甫:見《后出塞五首》(其一)。
②屬國:“典屬國”(掌管少數民族事務的官員)簡稱,此指唐朝使節。
⊙【詩本事】
秦州,今甘肅省天水縣,是唐代西北邊防要地。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拋棄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開始了“因人作遠游”的艱苦歷程。他從長安出發,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肅天水)。在秦州期間,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寫了二十首歌詠當地山川風物、抒寫傷時感亂之情和個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詩篇,統題為《秦州雜詩》。本篇是第七首。
⊙【賞評】
本詩寫秦州地區的風景,表達作者對國事的憂慮。
前四句總寫秦州風景。它處于莽莽大山之中,地勢險要。地面無風但抬頭望見高空云彩飄動。尚未入夜,但月亮已然照臨。
秦州原非前沿陣地,只是因安史之亂后唐王朝國衰軍弱、邊地丟失,才成重要軍鎮。作者首聯語勢雄壯,卻透露出嚴峻緊張之意。這樣一來,第二聯讀來便別具一番聯想意:孤城的云,無風也飄然出塞,還未入夜,而月先臨關。則似關注邊防,憂心軍情。
后四句則直敘作者心中的憂慮,表達對國事的關注。作者希望出使吐蕃的使者早日歸來,并能早日打敗敵對勢力。但是一個“何”字,一個“未”字,表明要像漢王朝強盛時那樣蘇武歸國、平定樓蘭談何容易!于是作者在尾聯不勝感嘆。邊地煙塵滾滾,國勢日衰,都讓他無限憂傷,容顏憔悴。
本詩寫景精當,語短勢足,且景中含情,意脈貫通,讀來覺無限悲壯。
⊙【詩評選輯】
①清·沈德潛《唐詩別裁》:起手壁立萬仞。
②清·浦起龍《讀杜心解》:三、四警絕。一片憂邊心事,隨風飄去,隨月照著矣。
③清·楊倫《杜詩鏡詮》:如雕鶚盤空,雄健自喜。
上一篇:孟 郊《百憂》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王昌齡《答武陵田太守》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