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詞·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鑒賞
蘇 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蘇軾因“烏臺詩案”而被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充團練副使。元豐五年七月,他在游赤壁后,吊古詠懷,寫了這首詞,時年四十七。
《念奴嬌》詞調,據作者自注云:“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闭{名本此。此調有平仄二體。《詞譜》以蘇軾“憑空遠眺”詞為仄體正格。全調一百字,上片四十九字,下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例用入聲韻。上下片結句宜用拗句。此詞的句讀,與各家詞略有出入,是為變格。另有平韻格,以陳允平詞為正體,用者較少。
* * * *
本詞人們熟悉,擬作略講以下幾題——
一、詞旨與段意
這篇詞是蘇詞中最具雄豪氣格的主要代表作,在北宋詞壇上也是最引人的作品之一。它是作者貶謫黃州游賞黃岡城外赤壁磯時的懷古之作。他自感年歲漸大,而未有建樹,反而負罪黃州,深感心境難寧,于是,借周瑜赤壁建功之事,抒發自我懷抱。
本詞上下兩片,含蘊三層意思:一是首寫赤壁景色;二是自“遙想”轉入寫周瑜戰功;三是“故國神游”后,即為第三層:借詠古而抒情。
二、釋詞解句
赤壁——歷來說法不一,約有四、五處之多:一在黃岡縣西赤鼻磯;一在嘉魚縣東北長江南岸;一在武昌縣西長江南岸;一在漢陽縣臨嶂山;一在蒲圻縣西北。一般認為周瑜戰敗曹兵的赤壁是在嘉魚縣,一說在蒲圻縣。此詞作者所游的赤壁,系在黃州城西之赤鼻磯。不過詞人吊古,常借以詠懷,不必認真,且詞中已言明“人道是”,可見當時確有這說法。
周郎赤壁——周瑜年二十四歲拜為中郎將,吳中皆呼為周郎?!袄伞?,亦為尊稱。因赤壁以周瑜而著名,故稱“周郎赤壁”。(《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亂石穿空——陡峭石壁高插云霄?!按┛铡保咀鳌氨涝啤保瑩ㄐ斜靖?。
公瑾與小喬——周瑜,字公瑾?!靶獭保荑ぶ蕖蹋切眨咀鳌皹颉??!度龂尽ぶ荑鳌份d,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羽扇綸巾——古代儒將的裝束,用來形容周瑜姿態從容儒雅。一說,指諸葛亮,這會同前面脫節,不妥?!熬](guān關)巾”,以綿帛織成的頭巾,一般以青絲為主。這里,只是移用來塑造周瑜,使之形象更為豐滿。
檣櫓灰飛煙滅——“檣櫓”,指曹軍的舟艦,在赤壁之戰中,被周瑜部將黃蓋用火攻之計燒毀,破了曹軍。本作“強虜”,恐非。
故國神游與多情應笑我——前者為“神游故國”之倒文,后者應“笑我多情”,亦為倒文。這是作者自嘲因多愁而使頭發早白。他給子由的一詩中曾說:“多憂發早白”語。
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說舉杯酬月,以此自我慰藉?!磅?lèi類),灑酒于地,向鬼神奠祭的一種禮儀。
三、語譯全詞
洶涌澎湃的長江滾滾東流,
大浪淘沙,
沖刷了千古杰出人物。
歷史是面過濾鏡,
濾過了,留下的是:
西邊舊時營壘,
還有三國周瑜大敗曹軍的赤壁。
這大名鼎鼎的赤壁啊,
峭巖壁立,直插云霄;
怒濤裂岸,雪浪千疊。
一時多少振奮人心的豪杰啊,
經受了千百年的無情時間的汰洗,
留下的卻是如畫的江山!
追憶那遙遠年代的周公瑾,
當年只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小伙,
卻拜上了吳國的建威中郎將;
攻取皖地的戰利品——小喬,
也剛剛成為自己的愛侶。
這是何等得意的美事啊,
當然不會想到還有日后的——
“銅雀春深鎖二喬”。
在赤壁水戰中,
你青頭巾,素便服,
手搖鵝毛扇,
指揮若定——
用了黃蓋火攻之計,
燒得敵艦、曹營:
火光張天,煙塵塞江,
萬艘舳艫,頓時化為灰燼!
然而,放眼當前河山,
邊庭烽火連連,戰馬聲聲,
東西強虜魔爪時伸,
社稷危機四伏。
回忖自己現在乃待罪之人,
光陰虛度,兩鬢染霜,
還有何能扭轉乾坤?
可笑自作多情,
又于國于民何補?
人生如夢啊,
還不如灑杯醴酒,
祭祭天地神靈吧!
四、簡要評點
前人詞中,像蘇軾此詞那樣成功地描寫了江山之勝和英豪之業,還未見過。正如前賢所稱,此詞意境之宏深和聲氣之豪雄,需要關西大漢執鐵板來伴奏,對于原來只適宜于紅牙拍板、女兒歌喉的傳統詞來說,確是一個巨大突破。
上一篇:《唐五代詞·李白·憶秦娥·簫聲咽》鑒賞
下一篇:《兩宋詞·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