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崧·唐多令》原文賞析
春暮半塘小泊
水榭枕官河,朱闌倚粉娥。記早春、闌畔曾過。關著綠紗窗一扇,吹鈿笛,是伊么? 無語注橫波,裙花信手搓。悵年光、一往蹉跎。賣了杏花挑了菜,春縱好,已無多。
這是一首暮春懷人詞。從題材來看,也是唐宋以來詞人寫得較為普遍的,但作者能在共有的題材中寫出自己的特色。這是由于他的藝術構想不同,既著力于寫景抒情,又融入了江南民間生活風情,令人讀來感受到鮮明的地方色彩。
上片寫景而景中有人;下片抒情而寓情于景。起兩句“水榭枕官河,朱闌倚粉娥”,描繪了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的景色。“水榭”,建筑在水邊或河上的亭閣。這里是從唐代詩人杜荀鶴《送人游吳》“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中點化而來。因為江南水鄉臨河住有人家,所以乘小舟緩航,可以窺見亭閣紅闌干傍立著一位濃艷的女子。“記早春”以下是寫對景生情,由此而想起不久前船過紅闌干旁時留下的深刻印象。那時這里的綠紗窗雖然緊閉著,但透過紗窗依稀地看見盛裝的女子在吹笛,耳際傳來一陣陣悠揚動聽的笛聲。“是伊么”,大概就是她吧!是倚闌凝望的“粉娥”吧!這里的筆墨含蓄,夾帶著強有力的暗示,他與這位女子并非初見,而是早有感情糾葛的。
下片“無語注橫波,裙花信手搓”兩句,承上抒寫往日的深情。“橫波”是比喻眼光閃爍如水波流動的形態。但這里不是寫男女離別之情,如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所寫那種與情侶分別時的場景與微妙的心態,而是勾勒出一幅男女幽會的柔情密意的情狀。熱戀的男子默默地、深情地盯視著她那動人的眼神,這種目光具有過分的透視力,使她低垂著頭,用纖手輕搓著身上的花裙衣,而心中蕩起的漣漪既是歡悅的,又是羞澀的。這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戀愛的心理狀態。“悵年光、一往蹉跎”,表明上文所寫的男女相會是在去年的春天,歲月蹉跎,不覺春天又來到了人間。結束三句寫暮春景象,而以景襯情。“賣了杏花挑了菜”,這是江南民間生活風情,也說明春已將盡。南宋杰出詩人陸游在《臨安春雨初霽》詩中寫過“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這里不僅有叫賣杏花的聲音,而且有挑菜的動態,形象細致生動。這些歸結為“春縱好,已無多”,透露出詞人既惜春,又懷人的意緒。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謂:“閑情之作,非其年所長,然振筆寫去,吐棄一切閨襜泛話,不求工而自工,才大者固無所不可也。”從這首詞作來看,語言通俗流暢,寫景清新,而情思纏綿,又充滿了江南鄉土生活氣息,正是“不求工而自工”。
上一篇:《蔣春霖·卜算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蔣春霖·唐多令》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