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滿江紅》原文賞析
塞上詠葦
絕塞凄清,又誰把、秋聲留住。斜陽外,寒沙搖漾,亂山無主。瑟瑟乍驚心欲碎,茫茫不管愁如許。伴西窗、燈火坐黃昏,蕭蕭語。
催一夜、茅檐雨,攪一片、霜林杵。為伊想遍了、別離情緒。酒渴三更人散后,月明千里鴻飛處。夢滄江,添個釣魚船,風吹去。
朱彝尊這一首詞收于他的《茶煙閣體物集》中。體物詞盛南宋,張炎、王沂孫、周密等特別擅長,都是托物寄情的。這首詞近于玉田的清超放逸,尤以結尾三句為似。
朱彝尊康熙三年(1664)年三十六,過居庸關去云中,即所指塞上。時在他未仕之前,詞句句寫塞外亂葦,句句又貫穿著離愁別緒,還反映他作個滄江漁父的潛在心愿。明清和明清之前,塞上多葦,水畔寒沙,亂山溝谷,所在多有。金詩人劉著詠邊城蘆葦云:“八月秋風山未雪,蘆花藉藉已漫天。”
體物詞,驟讀起來,只是主體對環(huán)境的感受,但實際上是寫某種事物。這類詞一般多寫花卉。南宋體物詞,多江南風物梅、菊之類,朱詞所寫,卻是塞外風光和蘆葦。
朱詞的層次也很多,上片開始二句:“塞外凄清,又誰把秋聲留住。”先寫明自己孤身在塞外,感到塞外草衰的凄清氣氛。下一句象歐陽修《秋聲賦》問秋聲如何而來一樣,是點題,這里秋聲是從葦叢發(fā)出,但不明寫,張炎《聲聲慢》:“甚江籬搖落,化作秋聲”,則是明寫。唐錢珝《江行無題》:“人居蘆葦岸,終夜起秋聲。”蘆葦的秋聲卻正是朱詞所寫。
“斜陽外,寒沙搖漾,亂山無主”三句,就是進一層寫葦的生長地方。象張玉田《玲瓏四犯》: “流水人家,乍過了斜陽,一片蒼樹。怕聽秋聲,正是舊愁來處。”所寫的秋聲來處。也象王沂孫《長亭怨》:“水遠,流水外,亂山更遠。”所寫有水處,有亂山處。與張玉田《長亭怨》寫在燕薊塞上:“記橫笛,玉關高處,萬里沙塞,雪深無路”,情貌也略似。“寒沙搖漾”是長長寒沙有成片蘆葦搖蕩秋風中,“亂山無主”寫亂山溝中,亂生蘆葦,并沒有人管。王沂孫《無問》有“寒渡雁門,……亂山如此”句,山地年年有雪,所以也長蘆葦。《代州志》講雁門關雁必待成群才過,口銜蘆葦一枝,用以防鷹的襲擊,正指這一地區(qū)。王昌齡《出塞曲》: “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可見塞上蘆葦之多,所以體物詞在于不言而喻。
后面“瑟瑟乍驚心欲碎,茫茫不管愁如許。”二句,上句講所作秋聲,白居易《琵琶行》:“楓葉荻花秋瑟瑟”。下句講茫茫一片使人愁絕,《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張玉田《甘州》: “無避秋聲處,愁滿天涯。”正是這一句的含意。
上片結句:“伴西窗燈火坐黃昏,蕭蕭語。”點出主體,說一片蘆葦蕭蕭聲伴詞人呆坐,黃昏點上燈火,寂坐西窗,像和詞人相語。這是朱彝尊獨到句,把蘆葦擬人化。總之蘆葦聲凝結著詞人的無限鄉(xiāng)愁。
下片,以主體為主,向更深層次寫去,更自然,更活。
首二句:“催一夜、茅檐雨,攪一片、霜林杵。”全用詞人夜間茅屋中的體會比擬。金詞人吳激《蘆花》詩:“秋聲風似雨”,所以詞人也說葦聲像催下了一夜的打到茅檐上的西窗夜雨。連上片結語,能令人聯(lián)想李商隱《巴山夜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也是引人鄉(xiāng)思的句子。下句“攪一片霜林杵”,意思是象攪亂一片紅葉楓林的砧杵。這里用了李商隱《出關宿紅豆館對叢蘆有感》:“一任荒城伴夜砧”的意思,比作砧杵聲。羅鄴《蘆花》: “枉隨紅葉舞秋聲”,則是說像楓葉聲加雜砧杵聲。秋深紅葉漸落,王沂孫《水龍吟》:“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凄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這是形容霜林落葉的,所以這句正是蘆花的砧杵聲伴隨丹楓落葉聲。下句小結葦與葦聲說: “為伊想遍了,別離情緒”,就是為蘆葦想遍了所引起的種種離情別緒。朱彝尊家秀水梅會里,營竹坨,有池塘,種葦,自號小長蘆釣師,則他鄉(xiāng)思之深,可想而知。最后五句純寫由蘆葦引起的最深層思想。詞說:“酒渴三更人散后,月明千里鴻飛處。”這兩句說酒后感到渴時。正三更天客散之后。又是月光明照千里,可以想見所見北雁南飛,它們要去的地方。這時蘆葦引起了歸思,結三句說: “夢滄江,添個釣魚船,風吹去。”意思是于是夜間便夢到滄江之上,忽然添了一個釣魚船,載著我又正好有好風吹送到家鄉(xiāng)。《燕都游覽志》云:“韋中貴(宦官)別業(yè)四圍多水,荻花蘆葉,塞雁秋風,令人作江鄉(xiāng)之想。”這段話恰和這首詞結語含意相合。張玉田《長亭怨》別陳行之:“獨棹扁舟,浩歌向清風來處。”又《憶舊游》:“故鄉(xiāng)幾回歸夢,江雨夜涼船。”情調近似。文天祥詩:“滄江棹影荻花涼,欸乃一聲江水長”,正是朱彝尊最后追求的隱居境界。
朱彝尊的體物詞,與張炎一些詞近,但寫得較明快,沒有南宋亡國前后文人體物詞那樣委曲隱晦。也不尚警句,比較自然,是清詞特色。朱氏喜漫游,和張炎也相近。這首詞頗顯示朱氏學問淵博特點,詠葦皆有所本。詞通過物寫出出塞感情,還鄉(xiāng)意愿,出自胸懷,在當時情勢下,也象陸機入洛,卻寫有《招隱》 之類詩篇,本篇我們也可以看到他以小長蘆釣師自號的心意。
上一篇:《吳綺·滿江紅》原文賞析
下一篇:《杜詔·滿江紅》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