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 客
齊 己①
拔劍繞殘樽②,歌終便出門。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勇死尋常事,輕讎不足論。翻嫌易水上③,細碎動離魂。⊙【注釋】
①齊己(約860—約937),僧人、詩人,性好放逸,愛樂山水,懶謁王侯。《全唐詩》存詩十卷。
②殘樽:這里指餞別的酒席。
③易水上:戰國末期,荊軻遠赴秦國行刺,燕太子丹等送至易水時,荊軻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并掉頭不顧,毅然遠去。
⊙【詩本事】
齊己與慕幽等友善,雖然都是僧人,但他們都具有唐代士人們普遍有的豪俠氣質,在詩歌的吟詠中也多有表現。與慕幽等都寫有《劍客》詩。
⊙【賞評】
這首詩塑造出了一個胸懷磊落、慷慨豪勇、為報恩酬知己而不畏死難的劍客形象,間接表達了詩人自己的人格理想。
開首兩句描寫餞別的場面和劍客的出門:酒宴將殘,劍客借酒興而豪氣勃發,拔劍起舞,慷慨悲歌,歌罷出門,揚長而去。一位豪邁英雄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三、四句寫劍客出門后,踏上行程的景象:西風呼嘯,漫天大雪,在北方雄渾壯麗的環境中,劍客傲然而行。這樣的景象更烘托出劍客的形象與氣度的不凡。他這樣出去的目的何在?“何處報人恩”,原來是為了報答知遇之恩而去尋仇。五、六句接著議論,勇赴死難是很尋常的事情,但主人公并不是睚眥必報的那種亡命之徒。言外之意是此行是為“大義”,不為私仇,從而也把劍客的那種有膽有識、胸襟開闊的特點表現了出來。最后兩句是贊揚劍客,說他的豪氣更在戰國時代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王的荊軻之上。作為一名僧人,齊己的這首詩卻呈現出“怒目金剛”的特點,可謂奇異!
⊙【詩評選輯】
①明·胡震亨《唐音癸簽》:齊己詩清潤平淡,亦復高遠冷峭。
②明·鐘惺、譚元春《唐詩歸》:寫出一“爽”字,不爽不豪。
③清·賀裳《載酒園詩話》:余嘗欲刪齊己《劍客》詩……后四語作絕句,乃佳。……詩寫劍客行徑風生……贅后四語,其妙頓減。
④清·沈德潛《唐詩別裁》:豪爽,何嘗是詩僧?
⑤清·吳喬《圍爐詩話》:齊己《劍客》詩,杰作也。
⑥清·譚宗《近體陽秋》:“翻嫌”一現,緊承頸聯,“細碎”二字,足令荊卿心服。
上一篇:賈 島《劍客》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慕 幽《劍客》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