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謀·聲聲慢》原文賞析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賦《落葉詞》見示,感和
鳴螀頹墄,吹蝶空枝,飄蓬人意相憐。一片離魂,斜陽搖夢成煙。香溝舊題紅處,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宮凄奏,分付哀蟬。
終古巢鸞無分,正飛霜金井,拋斷纏綿。起舞回風,才知恩怨無端。天陰洞庭波闊,夜沉沉、流恨湘弦。搖落事,向空山、休問杜鵑。
這首詞,借詠落葉哀悼珍妃,寫于光緒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當時,珍妃被害已過一年,在庚子事變中倉皇西逃的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已回到北京。詩壇上,曾有不少人以落葉為題歌詠珍妃。味聃,友人洪汝沖字,洪原詞見《全清詞鈔》卷37。
珍妃(1876—1900)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她是侍郎長敘之女,滿洲鑲紅旗人,自幼聰慧。光緒十四年(1888) 與其姊瑾妃同時選入宮中。入宮以后,與光緒皇帝情投意合,支持光緒執政,並支持戊戌變法,因而被慈禧太后視為眼中芒刺,恨之入骨。據史料記載,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進京,慈禧準備挾光緒西逃,珍妃進言于太后,謂皇帝應該留京。慈禧不發一言,立即命令太監將珍妃推入寧壽宮外大井中。光緒怨憤之極,至于戰憟。翌年,帝后回京,光緒帝懸珍妃之舊帳于密寶,不時徘徊帳前飲泣。朱孝臧這首《聲聲慢》,哀悼珍妃,亦隱約憐及光緒。時人讀之,至可哀也。
上片可分四層: 第一層,“鳴螀頹墄”三句。鳴螀,寒蟬,點明詞中所詠之事發生在秋季。頹墄,暗示事情發生在破敗的皇宮中。墄 (cè策),宮中階齒。《三輔黃圖·漢宮》:“青瑣丹墀,左墄右平?!毕戮湓疲?落葉如同輕輕蝴蝶,被秋風吹落宮中,又如同無根的飄蓬,隨風游蕩。她那無依無靠的景狀,處處令人哀憐。詞起結最難?!按蟮制鹁浔闶撬佒?,不可泛入閑事,方入主意。詠物尤不可泛” (沈義父《樂府指迷》)。孝臧此闋,起句即切合珍妃之事,扣人心弦。第二層,“一片離魂,斜陽搖夢成煙?!睂懧淙~在斜陽的微光中飄飄墜落,輕輕緩緩,無依無托,其狀如夢如煙,使人不禁生幻滅之感。以此寫珍妃在大清王朝臨近黃昏落日之時慘遭殺害,弱魂無依,哀情入骨。第三層: “香溝舊題紅處,拚禁花,憔悴年年?!苯杼迫恕凹t葉題詩”這個著名典故,進一步點明所詠“落葉”乃宮禁中事,也暗示珍妃與光緒因緣。禁花,宮禁中的花,指珍妃?!般俱材昴辍?,寫珍妃在宮中的不幸遭遇。第四層,“寒信急”三句,換一角度,仍寫落葉,點明所詠“落葉”乃帝王家事。東晉王嘉《拾遺記》載,漢武帝之愛妃李夫人早卒,帝思念不已,“因賦落葉哀蟬之曲”。此寫珍妃死后,光緒痛苦思念。詞人層層深入,步步逼近所詠對象,使她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地顯現出來?!霸佄铮殨r時提調。覺不分曉,須用一兩件事印證方可?!?(沈義父《樂府指迷》)?!耙氉肿挚坍?,字字天然,方為上乘。” (彭孫遹《金粟詞話》)這首詠物詞便是上乘之作。
下片亦可分四層。過變,“終古巢鸞無分,正飛霜金井,拋斷纏綿?!睂憳淙~不可能永依枝頭,隱喻珍妃之不幸命運。金井,古人多用以美稱宮廷之井。珍妃墜井,時為庚子七月二十一日,秋氣已濃。將“飛霜”與“金井”並提,當時的讀者很容易想到珍妃的悲慘結局。第二層,“起舞回風,才知恩怨無端。”寫落葉可矜之狀和造成珍妃悲劇的原因。回風,旋風。旋風往往驟起,難測難御。落葉在驟起驟息的旋風中,飄舞上下,任風顛簸。以此寫慈禧淫威。珍妃姊妹得配光緒,原系慈禧旨意,后卻百般迫害,真如“回風”之難測(詳見黃濬《花隨人圣庵摭憶》等書)。屈原《九章·悲回風》云:“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痹~中以“回風”為喻,深深地寄寓了詞人的愛憎。第三層,“天陰洞庭波闊,夜沉沉,流恨湘弦”,用湘妃故事。酈道元《水經注》云:“大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于湘水,神游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后世有很多人歌詠湘妃。晚清詩人李希圣寫過一首吊念珍妃的名詩,標題即為《湘君》。瑾妃、珍妃姊妹二人同時入宮,以舜帝二妃喻之,分外貼切。詠物詩詞可以用事,但必須切題。詞人用湘妃故事,並未脫離所詠之“落葉”?!冻o·九歌·湘夫人》有一名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弊x者是很容易從詞中湘弦之音想到《九歌》中那飄飄而下的木葉的。最后,在濃重的悲劇氣氛中,讓“落葉”搖落,結束全曲:“搖落事,向空山、休問杜鵑。”宋玉《九辯》云: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李白《蜀道難》云: “但見悲烏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弊右?,即杜鵑。熟悉古典文學的讀者,都會記得《九辯》和《蜀道難》中這些名句,全詞這樣結尾,會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珍妃遇難的秋天,想到光緒的“西游”,想到歷史上類似的帝王、妃子們不幸的命運。在當時人的心目中,庚子之變,有如唐明皇天寶之亂。李希圣詠珍妃之《湘君》 詩即云: “天寶舊人零落盡,隴鸚辛苦說華清。”這些聯想,深深地寄托著作者對整時個代的悲哀,並非僅為珍妃一人而發?!耙黄x魂,斜陽搖夢成煙”,整個大清王朝不也象一片飄飄而墜的落葉嗎?
詠物詞易寫難工?!霸婋y于詠物,詞為尤難。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 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 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張炎《詞源》)朱孝臧這首詠落葉詞,即屬“收縱聯密,用事合題”者。篇中寫景、用事,寫秋風,寫宮禁,寫與女性有關之時、地、形象,均與落葉有關,又均與珍妃事貼切。作者“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于其內,斯寄托遙深,非沾沾焉詠一物矣” (沈祥龍《論詞隨筆》)。
前人云: “詠物詞至王碧山 (沂孫),可謂空絕古今。” (《白雨齋詞話》卷七) 《碧山樂府》中有一首《水龍吟·落葉》,一向膾炙人口。清末詞壇上,有許多詞人詠“落葉”,僅《全清詞鈔》第三十二卷至三十七卷,即有史璞瑩、陳寶琛等十多人。讀者試以朱孝臧這一片“落葉”與王碧山那片“落葉”相比,再與《全清詞鈔》中紛紛揚揚的“落葉”相比,便不難理解,孝臧為何被人尊為一代詞宗。
上一篇:《杜文瀾·臺城路》原文賞析
下一篇:《朱彝尊·夏初臨》原文賞析